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七十三章 行家里手(第 3/4 页)

    车垫、车靠,讲究的是白布镶红布边,车脚垫得是长方形织花小地毯。

    最方便的是,还得有东洋脚铃一个,踩一脚,就能随时招呼车夫停车。

    那想想看吧?

    这种手工业与工业化结合的产物,是一般人能攒出来的东西嘛。

    你就是去永久、凤凰、飞鸽这些自行车厂,把这些大厂的高级工程师都给提搂来。版

    凑在一块堆儿,他们也照样做不出这样的车子来。

    这种拉客的人力三轮车呀,要是讲究美观,讲究舒适,讲究历史的原汁原味。

    那还就得找过去造车厂的老人儿才行。

    这样的玩意除了当年的人,可没人懂得怎么弄。

    可偏巧呢,罗广亮和小陶找到的孙师傅,就是当年“懋顺车厂”的铜匠。

    老师傅从十四岁学徒到出师,在“懋顺车厂”干了有小二十年。

    而且当年教他手艺的师傅,还是以前安定门“永成”的师傅。版

    说到这,再额外提上几句。

    京城的铜活儿那可是金工艺术里的一个分支,在历史上相当出名。

    元明两代,京城的铜匠有两件最露脸的话儿,一个京西卧佛寺的卧佛,一个是明朝的宣德炉。

    当然,这两样,开办于清中期的“永成”是没赶上。可“永成”也不孬啊。

    这家山西人办的“铜作”,可是专接宫里的活儿。

    像近代故宫的铜门狮,颐和园的宝云阁铜亭,都有“永成”的充分参与。

    因此孙师傅也算是师从名门。版

    无论铸制和打制两“功”,还是镶嵌、焊接、镀金、錾雕、花丝、着色、打磨这些技法,他学得都是京城铜作里较高的水准。

    到了解放后,因为手艺出色,孙师傅作为从造车厂少数直接被选拔进“金属工艺厂”的匠人。

    甚至他本人还有幸参与了京城五十年代的“十大建筑”之一——军事博物馆楼顶军徽的打造。

    这可是当年不得了的壮举。

    因为别看从地面上看那军徽不大,但如果把那玩意“搬”下来看,那就大得不像话了。

    实际上这个军徽加上插座儿的尺寸有八米高,直径是六米。

    整个是用四毫米厚的铜板,分段打制成的。版

    军徽上有许多麦粒和麦芒,得靠铜匠们用铁锤和钢錾一点一点儿敲,然后鎏金,再组装在铁架上。

    孙师傅他们总共几十个工匠,就凭着几十双手,把那军徽打造的精细入微,看上去如同浮雕。

    这在世界范围都堪称首屈一指的绝技。

    想想看,就这水平,孙师傅要再捡起当年造车厂的那点小活儿还算事儿嘛。

    这就跟张大勺想要随意做俩小凉菜儿下酒差不多一个意思。

    所以说,孙师傅挑头,拉着自己过去车行同事的几个老哥们,一起做出来几辆三轮车可太精致了,太讲究了。

    几乎完全复原了当年“懋顺车厂”最高档的车子,是一点不带走样的。版

    尽管做这种车,费工、费时、费力。

    制作周期长,铜作、木匠、漆工、机械工都得用上,得好几个人合作才行。

    最后因为还得添置买料,买不少现成附件来组装。

    这样造价就高了,一辆车恐怕得耗两辆车办的价钱才够。

    也就是说差不多八九百块。

    可实打实的,真没有花钱的不是。

    宁卫民一看见这车的外观,俩眼珠子立马转不动了。版

    而再等到亲身体验了一把,让小陶蹬车拉着自己转了一小圈儿回来,他就更是心花怒放了。

    说白了,“屁颠儿屁颠儿”这句话可太形象了。

    在宽阔的马路上,他人仰靠在车上,一溜烟儿似的平稳向前。

    车蓬子一支,就能遮着老阳儿,再被小风儿一吹,看着繁盛的街景儿,那滋味美透了。

    这一路更是赚足了回头率啊。

    尤其是到了闹市地区,不但老外碰见这车都“咔咔”拍照,就连好多老百姓还以为这是拍电影的道具呢。

    老有人过来搭话,问他们是哪个电影厂的,一会儿要拍什么电影。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谁把谁当真 上瘾 专属深爱 温柔予你 仵作惊华 他喜欢你很久了 偏执狂 温香艳玉 夜行歌 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 最后一只瓢虫 偷香 刺青 丞相不敢当 娇瘾 宠她 魔种降临 不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