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背井离乡(第 2/4 页)
至于宁卫民和褚浩然,他们把车停好之后,每人抱着一大束搭配好的菊花走了过来。
他们西服革履的体面衣着和如此的做派,立刻就让其他人误会了,大家都以为他们是使馆的代表,于是立刻就有人追过来询问。
“同志,现在进展怎么样了,你们联系逝者的家人了没有?”
“同志,死了的那个姑娘后事怎么安排的?还那两个坏蛋呢,找到没有?可不能让他们跑了啊。”
“同志,我们凑了点钱,怎么交给方萍的家人啊?你们有联系方式没有?”
听口音,这些人全都是沪海人。
宁卫民只好解释,“你们搞错了,我们不是使馆的人。我们只是看到报纸后,自己前来拜祭逝者的,有关这件事的后续状况,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大家要想知道,恐怕还是得自己去问使馆的人。”
但即便如此,他的京城口音也依然惹人侧目。
仍然有人吃惊地问。
“你们也是自己来的?可你……你的口音……你们不是沪海人吗?”
“我不是,他是。”
宁卫民先回头指了指跟着自己的褚浩然,然后又反问对方。
“京城人也能来的吧?大家都是华夏人,对吗?”
对方顿感尴尬,问话的人意识到了自己问题的愚蠢。
“对不起,我……我没有那个意思,我只是……只是……”
宁卫民也不以为甚,都是同胞,犯不上计较。
“别在意,没事的,不过你们既然都是沪海人,那有谁和逝者认识吗?”
他本想更多的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却没想到这些人都摇了摇头,原来他们也和他一样都不认识这个姑娘。
这倒是让人相当意外的情况。
不为别的,就因为在东京生活,时间对华夏的留学生永远是奢侈品。
大多数的留学生在经济上都是很窘迫的,别说不可能像宁卫民这么自由,就连有一技之长的褚浩然也比不了。
大家不是要打工,就是要读书,剩下的时间除了吃饭,都不够用来睡觉的。
如果他们和逝者也并无多少关系,只是看在同乡的份儿上,才在早上赶过来的,那么他们一定是请了假了来的,这对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实际的代价。
要知道,国内的人此时惯以为沪海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市侩鬼,有几个人能相信沪海人会为了一个事不关己的事儿,做出这样的牺牲?
要不是宁卫民今天亲眼所见,要不是他的身边有姚培芳这样聪明能干的沪海姑娘,后来又认识了褚浩然这样竭尽所能帮助同乡沪海人,恐怕他也不能轻易相信。
但现在他得说,谁要随便开地域炮,真的就是一种成见。
就冲这些人这份古道热肠,他们就都是自己可亲的同胞。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