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巨大成功(第 2/4 页)

    而日本媒体以及剧评家对《红楼梦》电视剧进行的评价,也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溢美之辞。

    主要的意思就是说,这部电视剧确实是一部华丽的宏篇巨作,而且演员们个个也是美丽多姿,电视剧对原作的还原度也是相当高的。

    这部作品的文学影响力虽然很难说和日本的《源氏物语》孰高孰低,但至少在电视剧拍摄上,华夏的这部《红楼梦》要更胜一筹。

    相比起来,至今为止,日本都没能拍出一部让日本民众满意的真人版《源氏物语》来,实在是差劲得厉害,有关人等真是应该好好反省。

    不用说,这些言论让总是拍摄大河剧的nhk躺枪中招了。

    连带着原本就因为选角失败被观众诟病的《春之波涛》,也遭遇了更多的批评声。

    许多剧评家把这部大河剧拿来跟《红楼梦》进行对比,结果把nhk骂得体无完肤。

    当初做出决定把松本庆子换掉的制片人那可惨透了。

    在这种讨伐声中,已经注定他要为《春之波涛》的失败负责,承担nhk制作委员会的怒火了。

    反过来,这倒让宁卫民于无意中,又帮着自己老婆出了口恶气,也算是意外之喜。

    至于坛宫饭庄,真正的高光时刻反而在开业之后。

    他们因为为“文化节”上提供了种类丰富的华夏小吃,和京都、大阪两地分店的开业大火而成功出圈,接到了无数电视台美食节目和综艺节目的邀请。

    并且不出意外,他们派出的厨师,像江大春,还有点心组长许春燕,也在这些节目中大放异彩。

    而且他们还借助登上电视媒体的机会,成功为收看节目的日本观众,成功科普了真正的中餐理念,宣传了宫廷菜文化。

    他们让日本观众们知道了,真正的中华料理,并没有天津饭、干烧虾仁、麻婆茄子这类日本人耳熟能详的菜色。

    而中餐的口味也不是甜口、勾芡、胡椒粉这么简单的。

    甚至就连一些普通食物的叫法,中日两国也大不相同。

    像日语里“馄饨”一词,指的其实是乌冬面,“馒头”一词,指的是包子。

    而日语里的“烧饼”其实是煎饼一类的东西。

    反过来在正宗的中餐里,这些词汇都有特定的食物相对应,我们的食物种类远比日本人所知道的要丰富太多了。

    当然,既然是节目,炫技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否则你再能说,也没人会认真对待的,只会认为你吹牛。

    说起来,其实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这个环节,坛宫的厨师才真正做到了对于日本人的轻松拿捏。

    像面点组的许春燕,压根就没施展什么真本事,只做了点京城常见的面点,就把现场的嘉宾给折服了。

    因为她随手做出的面点种类太多了,老面馒头,银丝卷,葱油饼,糖三角,炸三角,麻将花卷、萝卜丝饼、枣儿窝窝、火烧、烧饼、螺丝转儿、苏叶饽饽,大相径庭,味道绝妙。

    还全都是日本人没见过的,也没吃过的。

    但最惊艳的还是她做出的一盘足够七八个人吃饱的肉馅大懒龙。

    因为她真的用食物做出了一条龙的逼真形态。

    这还不算,江大春的素烧排骨也一样的惊艳。

    因为既然是素烧,江大春的烧排骨自然是没用一点荤腥。

    那是他跟素材刘的老师傅学的变味技巧,用的材料都是素的,连汤都是用素顶汤,但味道却能接近肉食,而且形态特别逼真。

    别说肉丝的肌理了,就连骨头都用“卷签”做了出来。

    日本人哪儿见过这样神乎其神的烹饪手艺啊?

    中餐厨师居然不用肉就能造出肉菜来!

    哪怕是眼见为实,都不免许多日本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在做白日梦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不是文豪 开错外挂怎么办 巅峰学霸 1979黄金时代 1987我的年代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那年花开1981 华娱从男模开始 讨逆 大医无疆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神州战神 修罗剑神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大国军垦 男神,你人设崩了!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混沌天帝诀 捞尸人 至尊战王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好运时间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斗爱之冠 忤逆本能 雪意和五点钟 蜜桃甜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火焰戎装 仵作惊华 藏夏 悍将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人人都爱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