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六十三章 做公益(第 2/4 页)

    面面相觑中又丧失了回答的勇气。

    倒是另外一个人替他们开口解释。

    “经理,大点的图书馆可都远着呢。咱们南边儿哪儿有啊?去一次骑车也得累断腿。更别说那些地方门槛还高呢。大学图书馆只对大学里的师生开放。国家图书馆,市属图书馆,人家都不搭理我们,只接待高级知识分子,要单位介绍信的。有哪个是我们这样的人借阅的了的啊。……”

    “哦……”宁卫民又问,“那区里的图书馆呢?区里不有文化站吗?总不至于门槛这么高吧?”

    然而所有小青年这次都笑了,好像宁卫民说了个天大的笑话。

    还是那个人继续解释,“您说的没错,区里能借书。可办个借阅证手续麻烦极了,比入党查的都严。恨不得把祖宗三代的情况都得协商,填写好几张表格不说,还得交照片和十块钱押金。您看我们这样的,吃着家里的,喝着家里的,镚子儿不往家拿?哪儿好意思再找家里要钱看闲书啊?”

    这还没完呢,他话音刚落,其他人也忍不住纷纷吐槽。

    大概是积攒已久的愤慨,终于让他们抛开了怯懦。

    “哎哟,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区图书馆开门的时间没谱啊,有时候一关就能关个十天半拉月的。逢年过节更是大门紧闭。即使开门每天也是很短的时间,顶多三四个小时。就那点时间不够我找书的呢。而且那儿的书又旧,新书几乎没有,好多都是六十年代之前的,还有不少缺页的……”

    “对对,而且文化馆那帮人,还都不讲理,特孙子!去借书就跟求他们似的,个个爱答不理的,稍微麻烦点他们就得挨骂。我一同学,有一次还让一小子给讹了。原本借书的时候就有缺页,可还书时候区文化站的非赖我那同学,硬是冤枉他,罚了他五毛钱。就冲这帮人,区里图书馆也没法去……”

    “经理,我们想看书真没那么容易。在学校的时候,谁有本书都是大家传着看的,一被老师没收,全完。家里要有亲戚在大厂上班还好的,能从工会的图书馆里借借书看,可那些书也都是有限的,借阅时间也短。又不好老麻烦亲戚。新华书店去看书,看不了几眼就有人要撵你,问你买不买?甚至就连在家都不受待见,我爸我妈只要晚上看见我碰就来气,嫌弃我费电,故意挤兑人。说你那么爱看书,怎么考不上大学……”

    “经理,您就答应我们吧。谢谢您了,我们保证不会损坏图书……”

    “是啊,只要您答应,我们一定小心仔细,保证上班儿不耽误店里的工作……”

    听到这里,宁卫民这才真正意识到,他刚才的问题是多么不切实际。

    没想到啊,自己居然一不留神,也成了问出“何不食肉糜”的人了。

    没的说,面对这些小青年热切的脸和无比热切的恳求。

    本就觉得这要求其实不算过分的宁卫民,当然不忍心让他们失望,也就顺势点头同意了。

    然而让他更没想到的是,这些小青年反应非常夸张。

    简直欣喜若狂,像是得到了什么极为珍贵的礼物。

    而这也让他对这些小青年们更是心生怜悯。

    这天回去之后,在心绪不宁中,宁卫民又感到了难以成眠。

    躺在床上,他为这件事琢磨了很久。

    毫无疑问,作为见过未来世界的穿越者,他比谁都能体会到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虽然对他个人来说,会觉得通过和人打交道的方式,所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要比抱着书本肯,更实用也更有效。

    但他却不能否认,书籍才是绝大多数人们获取知识最方便,也最普遍的渠道。

    就像一个相声演员说过的,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是不能没有文化。

    他深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信息,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所不能,也不应该或缺的。

    多读书,读杂书,尽管不能让一个立竿见影找到好工作,马上就为他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

    但却能让一个人因此开阔心胸和眼界,获得创造力和想象力。

    也更容易让人在重要十字路口选择正确的方向,顺利通过生活的考验,获得真正的幸福。

    无论于国于民,还是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这个年代,年轻人对于各种知识和新思想、新观念,有着普遍性的巨大的渴求。

    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啊。

    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上大学的,但是人人都应该持续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书籍就是最好的渠道,最好的工具。

    对比三十年后的人们天天迷恋网络,连大学生都爱那些毫无营养的“奶头乐”,这个时代的青年渴求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之大,是天差地别的。

    而这不正是我们国家强大的希望和发展的基础吗?

    可惜目前的社会却无法满足青年人的精神需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严重不足。

    这种情况,也不知会耽误多少有志青年,又局限了多少有天赋的人。

    所以想来想去,宁卫民觉得自己其实可以,他也很想,在这方面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满足整个京城青年人们的读书需要,帮助这些青年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很可能对于国家来说,对于京城来说,比他从日本赚个上万亿日元的财富补贴到家乡,还要有价值。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讨逆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987我的年代 超级修真弃少 龙王令 国民法医 重燃青葱时代 华娱从男模开始 修罗剑神 那年花开1981 巅峰学霸 1979黄金时代 大医无疆 混沌天帝诀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大国军垦 捞尸人 重回1982小渔村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最多阅读 捞尸人 丹霄万里 理我一下 好运时间 斗爱之冠 蜜桃甜 顶级诱捕公式 漂亮朋友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盖世神医 忤逆本能 完美无缺 黑天 白色口哨 薄荷酒 穿书拯救悲惨反派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