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百三十八章 金蝉脱壳(第 1/4 页)

    倾巢之下难有完卵,这话不假。

    如果从大局上看,甚至就连邮市的崩溃,都只是1985年的社会形势下,引发的诸多连锁反应中的一环而已。

    接踵而来的第二环,就是远在长春的民间经济泡沫破灭。

    1985年7月,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连涨了三年的君子兰跌下神坛。

    短短不过一个月,君子兰就从每家每户恨不得供在头顶上的宝贝,变成了街边的垃圾箱连白菜帮子都不如的东西,市场陷入冰点。

    这一堂生动的现代经济学教育课,比邮市崩盘影响力更大,让全国人民都领略到了什么叫经济泡沫。

    事后总有人说,君子兰的行情是被社会舆论浇灭的。

    归结于是1985年6月间,《吉林日报》接连在头版发表批评文章,才把站在巅峰的君子兰送上了断头台。

    但这种说法是毫无道理的。

    因为事实上,像这种矛头直指人们购买君子兰的动机,以及君子兰交易所衍生的各种问题的文章,长春的报纸一直就在发声,在提醒。

    民间也一直有不满的声音。

    政府的相关举措更没少出台。

    可一直都没见成效啊。

    反而是让君子兰越炒越烈,势不可挡。

    怎么突然间,就在这个时间点见效了呢?

    逻辑上根本解释不通。

    所以分析这个问题只能回到本质和源头上来。

    首先得认定这典型的泡沫,就是一场少数人暴富多数人吃亏的豪赌。

    不论从经济上讲还是从社会上讲,都是不可持续的。

    另外就得承认,唯一能决定这场泡沫生命周期的只有资金和信心。

    而且这两点虽然有时候是两回事,但更多的时候又是一码事。

    像长春就是后者,资金就代表了信心了,资金链一断,什么全完。

    要说长春的君子兰泡沫,唯一可能有点冤枉的地方,大概就是吃了邮票狂跌的挂落了。

    因为或许要是没有全国邮市的崩盘,长春也许还能多坚持几天。

    可邮市一崩,那些同时参与两个市场投机主儿,就肯定要从长春抽调资金。

    再加上“打击倒爷”的力度增加,大势上就没给炒君子兰的人留活路,那持续失血也就成了加速状态,还能有好吗?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上瘾 谁把谁当真 仵作惊华 温柔予你 专属深爱 他喜欢你很久了 偏执狂 刺青 夜行歌 温香艳玉 娇瘾 最后一只瓢虫 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 宠她 魔种降临 偷香 丞相不敢当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