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江山之固(第 3/4 页)
一个小时时间到,冯小怜将手中计数器上的数字记下来,惊叹:“这么多车呀!”
李笠点点头:“当然多,因为物流需求大,不然为何特意修铁道?”
“若无铁道,来来往往的马车、牛车,反复走在相同的道路上,会把地面压出一道深深的车辙,也就是轨道。”
“只不过,这条轨道是内凹,而不是铁道这种外凸轨道。”
冯小怜得了机会陪皇帝出游,哪里会轻易放过,赶紧没话找话:
“三郎,始皇帝统一天下后的‘车同轨’,那个‘轨’,是不是指车辙?”
李笠回答:“对,不同宽度的一对车轮,在地上留下的车辙不一样,而实际上许多主要官道都会有明显的车辙,同样轮距的车子,可以轻松走在车辙里。”
“但轮距不同的车,走这种官道就会很麻烦,因为时不时会有一边车轮陷入车辙中,所以‘车同轨’的意义十分重大。”
他一边说,一边接过冯小怜交来的纸条,上面写着方才一小时内,往返这段铁道的车辆数。
“修铁道,耗铁很多,成本高昂,所以没法大规模修,只能用在刀刃上。”
“连接开封和洛阳的这条铁道,就很重要,即便是将来天下统一后,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冯小怜极力在寻找话题,她发现皇帝对风花雪月不是很关注,所以只能用自己根本就不擅长的“国计民生”找话说:
“三郎,将来,是不是开封也要与众不同呢?”
“什么是与众不同?”李笠的注意力果然被拉过来,冯小怜赶紧说:“譬如,三郎可以经常到开封暂住,不一定成日里待在洛阳。”
“你是说,把开封行在保留?”
“对呀,三郎不是总说,物资从开封送往洛阳,会额外增加不少消耗,那还不如定期在开封暂住,如此,想来能省很多成本。”
李笠下意识回答:“这么一来,开封就会成为实际的国都,长期存在的行在,时间一久,和国都没区别,但开封位于平原,四周无险可守,可不好。”
“北方,幽燕一旦出事,骑兵大规模南下,黄河未必挡得住,他们数日便可突进到开封附近。”
冯小怜绞尽脑汁讨好皇帝,想起自己看过的历史故事,又说:“可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这下,李笠有些诧异的看着对方。
开封好?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