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与虎谋皮(第 3/4 页)
那么,舍弃“户”、“丁”这两个征税对象,改对象为“地”,即通过丈量、核对田亩面积,来定税额。
如此一来,执行时相对容易些。
譬如,一座大庄园,为某大姓累世聚居的产业,那么,丈量、核算其周边田地面积,要比派人进入庄园,核实户数、丁口数容易得多。
丈量、核实住宅面积,同理,只需算出占地面积即可,至于宅基地里的房子是如何的结构,多少房梁,不需要去管。
土地和房产,就在那里,每年新增的耕地面积,新增加的房产面积,当地官府很容易就能统计出来(相对统计人口)。
并根据新式制图法,绘制“网格平面图”。
这种平面图里,把当地耕地分布情况,以及城、村、聚落的住宅平面图都画出来,定期更新,存档待查。
如此一来,不需要基层小吏时刻关注每户的情况,也不需要他们和大户交涉。
上级官府定期派出队伍来勘察,基层小吏协助,就能掌握当地每年土地、住宅的新增情况。
与此同时,强制规定土地、房屋买卖在官府备案,官府征收契税的同时,也能及时掌握当地土地、房屋的变动情况。
这样的定级标准,执行起来相对容易,且能保证公平(相对公平),于是,地多、房产多的人家多缴税,地少、房少的人家,少缴税。
无地可耕、家里只有破茅草屋一间的平民,要缴的税就少了很多。
唐邕看到这里,把报纸放下,虽然他还没看完文章,却不想看了。
打量着文章标题,良久,摇了摇头。
道理没错,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登天。
向富人多收税?
这就是与虎谋皮!!
一国之内,要说谁的田产、房产最多,首当其冲的就是皇族宗室!!
其次,是各类世家高门、勋贵、权贵,自古以来,有谁能跟这些猛虎要毛皮的!活腻了?
这个“开封白玉堂”看到了收税的问题关键,难道千百年来,没人看得出?
那怎么可能!
千百年来,无数人杰不断涌现,怎么看不出问题关键,可看出来了又能如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