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猜(第 3/4 页)
若进行针对性布置,就有可能被“第六层”战略构想来个“当头棒喝”。
“第六层”战略构想是什么?
是分兵之计,楚国出疑兵,迫使周国在五个方向(河东、洛阳、武关道方向、汉中/蜀地、夏州)分兵。
这一分兵,洛阳方向的兵力就不够了,于是,楚国真正的主攻方向,还是出虎牢,攻洛阳。
所以,“有司”操纵那些被策反的周国细作,向周国传递的消息有很多,足以让对方认为,楚军会在五个方向之一,发动真正的进攻。
周国要守,就得分兵五处,可处处要守,就等于处处失守。
怎么办?
好办。
对于周国来说,以关中为圆心画一个圆,楚军在五个方向可能出现的攻势,其实是外线攻势。
周国可以利用“内线优势”,聚集重兵于关中,但洛阳也得增兵。
一旦判断出周军真正的进攻方向,周国关中驻军再迎战,如此一来,就不会因为四处布防而处处无防。
这就是周国可能采取的应对之策,前提是对方想透了“第六层”。
然后,就得面对“第七层”。
楚国皇帝坐镇开封不动,而开封,距离虎牢不过两百里,距离洛阳,不到四百里。
你猜,楚军真正的主攻方向是哪里?
“出道”二十多年的李三郎,号称从来没有打过败仗,随时可以“速下”洛阳,那么,周国敢不大幅增加洛阳驻军?
若不全力增兵守洛阳,洛阳面对李三郎的御驾亲征,能坚持到关中援军抵达么?
要知道,洛阳所在的“洛阳盆地”地区,三面为楚国包围(东面河南、南面沔北、北面河内地区),本来就难守。
这是“第七层”,还有“第八层”。
即李三郎坐镇开封是亲自“诱敌”,故意吸引周军主力集结洛阳,而楚军并没有什么五路大军,主力就聚集开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