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得加钱(第 3/4 页)
嘉靖年间,河套地区被蒙古俺答汗控制,对方以此为据点袭扰陕西、山西,对边防形成很大压力。
总督陕西军务的兵部侍郎曾铣,上《请复河套疏》,向皇帝朱厚熜(明世宗,又称嘉靖皇帝)请求复套。
皇帝想要有一番作为,也意识到朝廷收复河套地区,能够极大改善陕西、陕西的边镇形势,看了曾铣的《请复河套疏》,很高兴。
加上曾铣击败了率众入寇的俺答汗,表现出色,再上《重论复河套疏》,皇帝心动了。
但没过多久,因为奸臣严嵩发动爪牙弹劾曾铣此举“轻启边衅”,并指使人污蔑曾铣瞒报打败仗的实际军情,并克扣军饷,贿赂首辅夏言。
于是,皇帝先罢首辅夏言,再命廷臣议曾铣之罪。
有司官员“体察上意”,上奏曾铣罪不可免,于是曾铣入狱,最后被杀。
朝野为之喊冤。
这件事,看上去是忠臣被奸臣陷害,含冤而死,但是,内中另有详情:曾铣的复套,是钓鱼工程。
曾有人认为,复套需要折银三百万,兵三十万,粮三百万石,折白银三百万两,还得沿河修城堡。
但曾铣对皇帝说,微臣的复套方案不需要这么多钱。
精打细算,六万兵力就能搞定复套,军费不到四十万两,这是曾铣的“第一次工程预算”。
等到皇帝拨了一笔‘定金’,满怀期待的等后续时,曾铣再次上报的“工程预算”变了,翻了十几倍。
其中,兵力翻一番,变成十二万,军费自然也就翻倍,后续费用,仅仅沿河筑城一项,每年投入至少二百万两白银。
这下,自尊心极强且自视甚高的皇帝意识到自己被骗,暴怒。
但又不可能承认自己被人“钓鱼”,于是,借助“白手套”严嵩,把曾铣弄死,以儆效尤,却不用担一丝骂名:
害死曾铣的人是严嵩,与我朱厚熜有何关系?
这个例子,说的是一个典型的钓鱼工程,所以举例人总结:打工仔千万不要在预算上糊弄老板。
当然,曾铣的意图是为了国家,因为复套确实很有必要,此举也不是为了自己捞钱,完全是出于公心。
但他知道皇帝扣扣索索,于是想用“低报价”先得皇帝允许“立项”,等后续再追加款项。
李笠记住了这个例子,现在,改了改,拿来教育儿子。
“日后你主政了,总会有大臣,基于各种目的,向你申请‘工程立项’,但为了获得同意,就难免钓鱼。”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