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如火如荼(第 2/4 页)
“那,穿在身上,有没有身上发痒、起红疹等不舒服的现象?”李笠接着问,好像在找茬一般。
李昉摇摇头:“没有,未见过敏,而且穿在身上,红色不会染到身上。”
黄姈见李笠明知故问,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看着儿子身上的戎服,很满意。
这布料的红色,是用新式红色染料染出来,耐洗、不容易褪色(相对而言),可是很重要的突破。
敞开了卖,必然供不应求。
但在之前,耐洗的染色布料,不能说没有,却很少见。
小时候,她女扮男装,平日里穿有颜色的衣服,很少洗,基本上穿过几次之后就直接换新的。
娘一直教育她,让她勤俭一些,所以黄姈不明白,为何娘对衣服如此浪费。
后来,她慢慢明白原因:染了色的衣服,好看是好看,但禁不住洗,一洗就容易褪色。
当然,这褪色未必是颜色大变,却是某些地方颜色变浅,整体看上去这衣服的颜色深浅不一,显得寒酸。
她父亲黄大车,在鄱阳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她作为“庶子”,即便再不受嫡母、嫡兄待见,也不能在外面丢父亲的脸,穿褪色的衣服与人交往。
所以,即便平日居家便服都是“白衣”,但只要出门和朋友们游玩,在衣着这方面,黄姈都是很注意的。
再后来,到了建康,她才发现,原来富贵人家的衣服,即便是绫罗绸缎,穿过后只要有汗渍,立刻就扔,根本就不是洗了再穿。
原因,当然也是因为洗过的衣物容易褪色,看上去色泽失调。
富贵人家财力雄厚,衣服穿一次就扔,承担得起,寻常百姓就不同了,穿的都是素色(白色)的布衣,缝缝补补穿几年是常有的事。
等她等了贵妇,甚至成为皇后,才发现这种浪费,真的是很无奈: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