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算计(续)(第 2/4 页)
他看向河的南岸,看着四周一片苍茫,野地里无数草木随风摇摆,也不知里面藏了多少伏兵。
“有意思,西边的楚军,佯攻北边南营州,引我军去追。”独孤永业笑起来,“南面的楚军,在这里设伏,想要来个半渡而击,哈哈。”
其他将领对主帅的慎重感到庆幸,方才他们还觉得独孤永业太谨慎了,过个河也想那么多。
如今看来,小心一些总没错。
那么,现在怎么办?
独孤永业下令后撤,返回博野。
对方这么想“吃掉”幽州军,那么他就一定要慎重,为大局着想。
独孤永业判断,皇帝撤到晋阳,必然点起兵马去收复邺城,届时,河北地区要有兵马牵制楚军,迫使其分兵。
那么,他麾下幽州军,就要承担牵制的任务,能救冀州就要去救,若太勉强,宁可“断一臂”,也要保住有用之躯。
否则,一旦楚军短时间内歼灭河北地区主要齐军兵马,对方就能全力以赴分兵去堵太行山各径,完全实现对河北地区的关门打狗。
所以,他不能轻易决战,至少现在不能。
急着决战的是楚军,对方越急,他越不能急。
很快,幽州骑兵们掉头,往来路去。
为保安全,独孤永业再次派出大量斥候,在道路两侧数里范围内侦查、探路,防止敌人半路设伏。
。。。。。。
下午,博野城外,风尘仆仆的幽州斥候,看到了依城扎营的楚军。
营垒已经立起来,有木栅,有壕沟,基本上就是利用他们原来的营盘建起来的。
一日之内,攻防逆转,早上离开博野的齐军,回来时,博野已经失守。
很显然,主帅之前的布置——加强博野防御——完全无效。
探路的斥候,很快便将情况传到后面,后方,率领大队人马回博野的独孤永业,得了军情,有些犹豫:要决战么?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