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善意,恶意(续)(第 2/4 页)
不过,主管校书局,是个清要的职务,多少人想着这个位置,所以颜之推觉得皇帝应该不会食言,让他由“临时”变“长任”。
仆人送来午餐,并摆好食案,颜之推慢慢吃起来。
没错,这个位置虽然好,可不能待得太久,否则再过几个月,请托的人可就要把他家门槛都踏破了。
朝廷在三吴地区检籍、检地,不顾反对,要求所有田地都要缴租赋,所有人都要服劳役。
当然,那些符合条件,可以减租赋、免服劳役的人和地另算。
但是,想要减租赋,除非当地受灾,或所有者有军功。
想要免服劳役,要么交免役钱,要么是一定级别的官。
对于大量士族子弟而言,自家土地从今年秋天起就要缴纳租赋,自己本人就要服劳役,除非花钱免役。
在收入大减的情况下,许多人不太想花钱免劳役,但也不想服劳役,不想和卑贱的百姓一起去修桥补路,看守库房、水塘。
毕竟,高高在上的士族子弟,怎么可以从事如此污浊之事?
可朝廷是不会给士族免劳役的,怎么办?
朝廷给了一些个不错的选择,譬如,凡户籍为士族的人,服劳役时,可以去印刷作场以及对应的校书局署干活,负责校书。
这是文事,可不污浊,而且官府还包吃住,并且提供一项便利:有很多书可以看。
来服劳役的士族子弟,可以看到许多平日看不到的书籍,增加见识。
所以,消息传出去之后,建康的校书局,就成了士族子弟向往的服劳役之地。
建康内外聚居着大量士族,所以来校书局服劳役很近,甚至可以回家住宿。
校书局里有煤气灯,有大量书籍,来服劳役的人,工作之余,可以尽情看书,伙食又不错,住宿条件也好。
然而,校书局不可能容纳建康内外那么多士族子弟来服劳役,于是,为了争“名额”,少不了各种请托。
颜之推可不想招惹这种麻烦,所以,还是希望早点离任,离开这是非之地。
因为再往后,更大的麻烦就来了:建康校书局,要负责考试试卷的统一印刷。
是什么考试的试卷?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