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善意,恶意(第 2/4 页)
“这不是等几年的问题,是砍了人,占了地盘,怎么在新地盘站稳脚跟的问题。”李笠回答,这回答出乎王琳意料之外。
李笠继续说:“南北对峙近三百年,北方的百姓,对南方朝廷可没什么认同感。”
“确切地说,是北方士族和地方大户、豪强,对南方朝廷没什么认同感。”
“两百多年前,中原大乱,是当时的朝廷抛弃了北方百姓,逃到江南去,现在,两百多年了,南方来了个新朝廷,要管他们,他们服不服呢?”
“只要保证他们的利益,当然服,只要这些士族和地方大户服了,地方上的百姓,也就没什么想法,毕竟给谁缴租不是缴?”
“那么问题来了:朝廷要如何保障北方各地地头蛇的利益?莫不是让他们继续有各种特权?譬如名下有大量隐户?有大量不需要缴租的田地?”
“这不可能!”
李笠说到这里,语气变得激烈:“不接受户籍清查,不接受土地丈量,那朝廷要这块土地做什么?”
“收不了多少租赋,征不了多少劳动力,还得封官许愿给好处,稳住这帮地头蛇,这算什么?当我是冤大头么?”
李笠言语间,自称没有用“朕”,可见情绪有些激动,王琳听了之后,大概明白李笠的想法。
“简而言之,地要交租赋,人要服劳役,承担了这些,才有资格被朝廷收买,但这种规矩,人家未必愿意乖乖接受。”
李笠说着说着,用手掌做了个“砍”的动作:“立规矩前,必须立威,要立威,就得把刺头都砍掉。”
“灭齐,只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还要武装检籍、检地,朝廷练兵、备战,还要考虑第二阶段的需求。”
“所以,骑兵一定要多,要知道河北各地豪强可不缺马,他们若是要搞事,可以弄出遍地流窜的马匪,官军马不多,就容易吃亏。”
“一旦压不住流寇,河北各地烽烟四起,到时候国库又支撑不了大量开支,可就进退两难了。”
“现在,官军备战,厉兵秣马,马可不能少,可问题是,马真的不多..”李笠说到短处,气势瞬间消散许多。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