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仇深似海(第 2/4 页)
而是直接来硬的:不听话的豪族就得死,土地,由梁军占了,人口,编入官府管辖。
什么是不听话?不听话就是不如实上报名下田亩数,隐瞒名下有多少隐户。
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隐户是让土地有产出的宝贵劳动力,而人,是血脉相连的族亲,梁军杀人、占地甚至意图清点隐户,激起各地豪族的激烈反抗。
但是,从去年秋末开始,持续数月的战争中,梁军就已经有目的地攻打许多豪族聚居的坞堡、庄园,搜刮大量存粮补充军用的同时,清查田产,将隐户查出来。
甚至释放奴婢,当众焚烧卖身契。
所以,当战事结束,新一轮的“杀人、占地、释放奴婢”开始后,河南各地敢明着反抗的豪族,已经不成气候。
更多的地头蛇,面上恭顺,心中怨恨,开始搞各种小动作。
譬如派出部曲、私兵,扮做兵贼、流寇、马匪、剪径贼人,四处袭扰梁军队伍、据点,以及到地方接管官署的官吏。
他们的目标,还包括为“吴贼”效命的人,以及即将在各地生根落脚的屯田军民。
许多人暗中期待,期待“王师”重回河南,将杀人占地断别人生路的“吴贼”,杀个干干净净。
而李笠也在期待,期待对河南的“改造”,能够按计划进行并完成。
均田制是北朝实行的田制,比起南方,要进步许多,符合时代潮流,所以他认为河南必须实行均田制。
于是,河南道行台要处理的事务很多,包括:剿匪、屯田、防御齐军反扑、从行政上控制河南各地、组织农业生产,安置大量被释放奴婢和无地农民等等。
又要主持此次北伐军功奖赏的具体落实(给立功将士在河南各划分“功田”)。
李笠本身又要负责军法司的判案:整个河南战役期间,诸行军各部有明显违反军法嫌疑之将领,要由军法司进行判决。
这么多事情要处理,李笠不可能忙得过来,所以要当甩手掌柜,把事情都扔给副手乃至幕僚团队来处理。
多亏这十余年来,他不断进行“人才建设”,有现成的团队来处理大量事务,所以如今从容得很。。
李笠知道自己对士族精英没有任何吸引力,所以选拔、提拔大量有才干但出身卑微的文武吏,以及寒族子弟,进入自己的“人才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