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朱克接受《彭博社》采访(第 2/4 页)
商业机密?
女记者莫塔菲还是较为满意的。
简单的几句采访,她已然得知——大风资本将抛售所有的纳斯达克互联网股和科技股。
朱克又道:“在1998年5月,我就看到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艾菲斯·索克先生,在《纽约时报》撰写的一份关于‘互联网泡沫’和“互联网虚假繁荣”的文章。”
“我知道。”
闻言,女记者莫塔菲接茬道:“这篇文章我们《彭博社》当初也有转载过,艾菲斯·索克教授说:互联网是未来的,而不是当下的。”
“他认为当下时代的互联网公司和泛互联网概念的科技公司,市值虚高,其盈利能力完全不匹配市值,一旦达到一个临界点,就极有可能引发一场股市雪崩。”
话音落下,朱克暗暗给女记者莫塔菲点了一个赞。
能够成为《彭博社》最优秀的记者之一,其能力和博闻强识的才能,果然不是吹出来的。她知道,也省的朱克去科普了。
朱克继续道:“在1999年,米托、赫兰顿、基米尔塔斯等众多的经济学和金融学专家,都曾在报刊、电视、广播等公共媒体上说过,互联网的虚假繁荣,会引起一场股市灾难,我每每看完,都心有余悸~”
心有余悸?
事实上,早在1995年,美利坚就有很多先知卓见的专家,发表了关于“互联网泡沫”的前沿分析文章。
可是......
随着思科、雅虎、亚马逊、网景、美国在线等一大批互联网神话崛起,这种关于“互联网泡沫”的文章,就变成了糟粕,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的很。
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也在短短几年时间,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冒出。
巨大的利益,让所有人都陷入了疯狂。
即使后续又有很多专家,发表了“崩溃”、“虚假”、“雪崩”、“灾难”的互联网分析报告,也未能引起太大的重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