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我不要!(第 3/4 页)
所以他死也不能要这次的恩荫官,万一参加别头试连取解资格都没考上,那丢人就丢到外婆家了。
————
汴京,亦被时人称为汴梁、东京。
但绝不叫开封。
开封府是宋朝的行政机构,包含汴京以及汴京周围二十九县,宋人口中的开封府单指开封府衙门。
此时的汴京大内,垂拱殿中,仁宗皇帝赵祯正在等着他的宰相们过来,他富态的脸上,表情有些愁苦,眼角鱼尾纹一直纠结着。
他想不通,明明已经选了人人称贤的文彦博富弼为相,为什么还能把一件关乎国运的大事办的拖了好几年,一直都拿不出个解决方案。
赵祯发愁的大事便是三年前,黄河在汴京东北处的商胡口决堤改道,黄河决堤改道自古以来都是关乎国运的大事,这次改道也不例外,淹了河北数十万亩良田,形成了一片跨度近千里的泽地。
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国家为了救灾治理黄河每年都要投进去千万贯钱,可这件事在朝堂议了三年,争了三年,到现在居然连一个具体办法都没有讨论出来。
赵祯捏了捏眉心,心中暗定,今日一定要那些执宰们定下一个方案,然后执行!
很快,几名身穿紫色官袍,手持玉笏,腰佩金鱼袋的相公们便来到了赵祯面前,对赵祯口称“官家”,作揖行礼。
“几位相公,可有决断……”
照例,赵祯先问,身为皇帝,他也对宰相尊称“相公”。
“回禀陛下……”
文彦博带头,陈述了他的“六塔河”方案改进版,富弼附议。
但他刚说完,参知政事王拱辰立刻站出来反对,说六塔河流量太小,不足以承载黄河之水,贾朝昌相公的开拓黄河故道才是正办。
贾朝昌是文彦博前任首相,被罢相后现在领着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在北方大名府任府尹,照理也是宰相。
王拱辰说完,知制诰王珪又站出来,分别说两种方案都不可行,但他自己却又拿不出什么好方案。
眼看着又要僵持不下,赵祯垂了垂眼帘,手指轻敲座椅扶手,轻声道:“别争了,就从这两种方案里选一个吧,这事不能再拖了,你们等得起,百姓们等不起。”
诸位执宰们都与赵祯君臣十几二十载,知道赵祯性格,他若闷不吭声,或者和大臣据理力争,这都不算什么,大臣都可以我行我素。
但当他有气无力的用很轻的语调说话时,就代表他是下定决心了。
这种时候再和他对着干,结果只有一个——被踢出中央。
赵祯虽然仁慈,但驭下权术在古今帝王里也是顶级高手,他登基后名臣强相犹如过江之卿,但从未有一人能够威胁他权力。
史书里记载包拯、余靖喷他一脸吐沫,唐介当他面说他断子绝孙,那是他知道这些臣子是忠心耿耿,不屑计较罢了。
“六塔河!”
最后,在几位执宰的民主投票下,终于确定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不懂河工,执宰们也都不懂,但这个方案是河北地一河工世家吏员策划的。
他也觉得这个方案至少比贾相公的要靠谱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