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薛婉儿(第 3/4 页)
“就是杜若,刚才那首《再别岷亭》,就是他所作!”
唰!
程家兄弟立刻变了脸色,盯着杜若,脸色由震惊转为难堪。
苏辙苏小妹惊喜的看着杜若,杜若低头看着苏小妹,笑道:“闲时在家无聊胡乱作的,算不上什么。”
“胡乱作的?”
程家兄弟脸色更难看了,而苏小妹双眼亮晶晶的看着杜若,眼里都是崇拜。
“下跪就不必了。”杜若看了看程三郎,又看向程之才:“也不必执弟子礼,白话诗还需要大家一起探讨发展嘛。”
“杜若虚怀若谷,敬佩!”苏辙忍不住道。
程之才憋红了脸不说话,程二郎毫无底气道:“怎么可能是你作的?我不信!”
“杜若,你就再应景作一首白话诗吧,好坏不重要。”苏轼对杜若摆手道。
“好吧。”
白话诗难不倒杜若,他是这个时代白话诗的开山祖师爷,规矩他说了算,就算作出不算好的,别人也挑不出毛病。
看了看周围,这是去岷江畔的路,虽是眉州城外,可还是有许多住户零零散散分布在道路边,还有一些富人在城外建的庄园。
道路很宽,行人如织,马车来来往往,前方不远处有一处小石拱桥,桥上也有许多男女结伴,有人驻足远眺。
“有了!”
杜若看向前方石桥,作势吟诗,众人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苏轼苏辙苏小妹都一脸期待,程之才几人则斜着眼,一脸怀疑。
“这首诗名为《桥》,诸位听好: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车上看你。
春光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杜若本可以自己瞎作,但想到了这首,就索性改一字背出来,总不会有错。
一首吟完,引得苏轼苏辙齐声喝彩,苏小妹露出笑靥,眼中崇拜更甚。
而程之才兄弟脸色一阵古怪后,便彻底蔫了,后面一路上再也不敢找杜若茬,说话声音都小了很多。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岷江畔,岷江自成都府而来,一路南奔,自打千年前都江堰建成后,岷江水流便四季平和,江水碧澈,两岸平原被滋养的绿茵千里。
此时,江左江右已经聚满男男女女,一朵朵粉白花瓣和祈福纸鸢逐渐在江面上扩散,寄托着年轻男女们的爱情。
江面上延绵停泊着许多艘舫船,最大的一艘足有三层十几丈长,雕梁画栋,红绿鲜艳,在阳光下船帘都反射着丝丝柔光,居然是用纱幔和丝绸混合制成,足见其华贵。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