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是青铜还是王者,真就说不准(第 2/4 页)
比赛分两天进行,第一天的比赛是资格赛,男子组先比赛,每两个人一组,按照昨天报名的先后顺序来确定比赛出发的顺序。
印有号码的背心,昨天报名的时候,所有参赛选手都已经拿到,肖天拿到是68号,明灯二人中的一号灯哥拿了66号,二号灯哥拿了67号,肖天会和二号明灯一组,在第34场次的比赛上出场。
黄凯和肖天中间隔了两个人,他拿到的是71号,将会与72号选手在倒数第五组出场比赛。
至于准职业级选手倪亮,他是73号,在黄凯之后一轮比赛。
肖天、黄凯和倪亮三个人被分在不同的组里。
资格赛每个运动员只有一次比赛机会,在红色旗门或者蓝色旗门之中任一个进行比赛。
按照完成比赛用时的多少,全部80名运动员,成绩最好的前16名进入明天的决赛。
因为每一次的赛道不同,旗门设置的位置和数量也都不同,所以不同场次的比赛在选手用时上是没有可比性的。
旗门设置最少是18个,一般会设置25个。
长度也都不相同,但普遍会在550米的距离左右,坡度一般在16度上下。
旗门设置的合理与否,由试滑员来判断。
此次单板大回转比赛的旗门设计是由华夏滑雪协会的专业人士进行设计,他们又请来了北平市滑雪队的队员罗灿来做试滑员。
罗灿,男,年龄二十岁,职业运动员,之前是练习足球的,三年前才改练滑雪,在北平市滑雪队的成绩能排进前五名。
最终,罗灿滑出的成绩是49秒38,用时在50秒之内,这不是他最好的成绩,但也相差不太多。
罗灿的成绩可以算是一个标准了,一块试金石,华夏职业运动员和业余选手的分水岭。
谁能够滑进50秒内,就有资格成为职业滑雪运动员,但罗灿觉得,全部这些参赛选手用时有能进一分钟的就不错了。
实在是华夏的单板滑雪项目群众基础太差,民间无高手啊。
老路子,全体运动员熟悉雪道。
大家按照报名的顺序,一个挨着一个,从出发门前开始缓慢地试滑一遍这个比赛场地。
然后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第一组比赛,一号选手和二号选手,两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这两个人是朋友,组队一起来报的名。
一号选手带了一个黑色的头盔,上边印有一个大力水手正在吃灌装菠菜,而他自己正在用双拳捶打着胸口,给自己鼓劲儿,像极了人猿泰山。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