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庆帝是如何想通的(第 2/3 页)
“对。”庆帝重重的点了点头,“李隆基算是半个贤君。但他之所以那么宠幸安禄山,还不是因为皇室残酷的权力斗争只能让他相信外人。结果,安禄山一朝反叛,一个诺大的帝国名存实亡。”
庆帝这么一说,许安立刻明白庆帝为啥突然大发善心,不再逼着二皇子给太子当磨刀石,也放任太子离开了。
被唐朝的结局给吓怕了。
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安禄山一个胡人能得到那么多的宠幸。实在是唐朝的朝堂过于混乱,血缘关系越近的人反而越容易背叛。估计当时李隆基心想你一个胡人离了皇帝的宠幸什么都不是,肯定不会背叛。
结果没想到安禄山直接掀翻了桌子准备自己当皇帝了。
庆帝读完了这一段历史,再结合一下庆国的环境。发现自己和李世民一样是杀了其他继承人登上的皇位,自己的儿子也是因为皇位互相争斗。这要是放任下去,结局比起唐朝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在庆帝的设想里,他一定会统一天下,然后将一个完整的庆朝留给自己的儿子。
如果再逼得几个儿子互相争抢皇位进行历练,万一自己的儿子们也学李隆基,不放心亲近之人,而是对一个外人倚重过深,导致让庆国变得和唐朝一样,那他九泉之下绝对死不瞑目。
好吧,庆帝果然还是那个庆帝,一切的选择都是为了国家。
不过这样也好,虚情假意的父慈子孝总比真实的父辞子笑要好。
和庆帝谈完了,许安带着庆帝回去继续开茶话会。
不过因为庆帝一家的事情基本上已经解决完了,而唐李承乾又迟迟不开放弃太子之位的口,所以众人只是沉闷的坐着,最后到了晚上,大家便各自休息,结束了一个无聊的茶话会。
晚上。许安和大力两人打电话说起了此事。
“我觉得吧,你要不领他们出去转转?就是附近的景点啊,博物馆什么的。老待在茶话室,大家可能都憋着。出去转转,给他们父子创造比较轻松的聊天氛围。说不定李承乾和他爹一边逛一边聊,聊着聊着谈开了呢。”视频那头的大力一边听小丸子的评书一边给许安建议。
“行吧,我试试。”许安点头说道,“咱们市里正好有一个博物馆,明天带他们逛逛。但是等等,如果博物馆里有唐朝以前的东西怎么办?”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