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灵丰学苑(第 3/3 页)
张俊等人随着刘健走进堂门,缓步往后堂行去,一路上见到一根根柏木圆柱上面都清清晰晰地铭刻着一行行典籍箴言:有《大学》里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有《礼记》里的“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刘健向张俊介绍道:“这些都是蔡中郎叫人刻上去的,蔡中郎听说大人你要建学院,特地赶来指导我们。”
张俊满意道:“行啊!做得好!能把蔡中郎请来,看来你小子很懂我的心意!”
刘健害羞道:“不是我的主意,是蔡小姐请的她父亲,这学院很多建筑都是参考太学府而建的。”
董媛一听到蔡琰是蔡琰的主意,醋意横生道:“俊郎,她可真懂你呀!”
张俊佯装没听到董媛的话,认真浏览着这些堂柱上精深隽永的铭训箴言。
“大人,我们要赶制学院门口的牌匾,不知你想取个什么名字呢?”
张俊思考了好一阵子,道:“就叫‘灵丰学苑’吧,把院字改为苑,更有意境。”
“好的,我这就叫人去办。”林杰喜道。
“我要请蔡邕蔡大人来题字,这样学苑的名声就能迅速起来!”张俊激动道。
“我看用不着蔡中郎的大名,只要长安的学子听到是大人你办的学苑,必定挤破头也想来这里当学生。”刘健笑道。
董媛挽着张俊的胳膊,问道:“俊郎,你打算这里几时开学?”
“从明天起开始招收学员,招满五百人就开学!”张俊也按耐不住兴奋道。
张俊早就想好,课程必须是文武兼修,有儒学经典,可请蔡邕为师,琴乐可请蔡琰为师,枪戟可请张绣、杨英为师,剑术就让苏飞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