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权宜之计(第 2/2 页)
“袁公过奖了,在下只是败军之将,任由发落!”张俊道。
袁绍是个直爽的人,他不喜拐弯抹角,直言道:“如今朝臣作乱,挟持陛下,我袁家世代深受皇恩,我决心竭尽全力兴复汉室。然而齐桓公如果没有管仲就不能成为霸主,勾践没有范蠡也不能保住越国。我想与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汝愿意否?”
张俊万万没料到袁绍竟敢公然在张杨的地盘抢人,这未免也太霸道了。可张俊假意投降本是想使拖延之计,可不料太平军却迟迟不来,现在自己身上还负着伤,为了活命也必须答应袁绍。
袁绍见张俊在踌躇,又道:“只要灵丰肯答应归顺于我,那太原与上郡、西河依旧是你的,你尽可以回去重新掌管。”
张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天下竟有如此好事?其实对于袁绍来说,他真正看重的敌人是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也与他旗鼓相当,日后必是自己争夺天下的劲敌,而张杨、张俊之流,只是小军阀而已,适宜招降安抚,这也是田丰出给他的主意,更何况他本来就没有占据太原、上郡、西河等城池,就算给张俊重新掌管也并没有任何损失。
而张杨则是气得浑身发抖,但又不敢发作,要知道并州太原和上郡本来就是他的地盘,现在袁绍竟然在自己的地盘上作主让张俊重新掌管这些城池,这等于是说承认了张俊这个并州牧的合法性。
不过张杨也苦于自己实力不济,在与袁绍打了这么多年仗之后,消耗过大,以至于太原、上郡等城被太平军有机可趁,自己只能屈居渔阳,现如今自己还要靠冀州提供军粮补给,仰人鼻息,虽然袁绍霸道,却也不敢作声。
张俊听了袁绍的话如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焉能推辞,当即说道:“袁公年少入朝就扬名海内,废立之际能发扬忠义,单骑出走使董卓惊恐,渡河北上则渤海从命,拥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众,平定幽州,降服匈奴,威声越过河朔,名望重于天下,如今袁公竟对我这种行伍出身的莽夫礼贤下士,我怎能不感恩戴德,以后唯袁公之命是从。”
张俊这一番说辞极尽奉承,不过袁绍听来却极为受用,对张俊亲切道:“听闻灵丰后背受了极重的伤,都怪文丑下手太重,灵丰可随我到邺城一趟,名医华佗正好就在邺城行医,可请他帮你医治。”
张俊心中暗喜,没想到华师叔竟在邺城,想来如今袁绍已经视自己归降于他,那张杨和黑山军也断断不会再去攻打太原,那就去一趟邺城也无妨,正好可以让华师叔治疗自己的伤势。
于是张俊答应了袁绍,袁绍一行和张俊都被安排在了渔阳的驿馆休息。
夜晚,在官署内,张杨独自一人在庭院饮酒,自怨自艾地道:“悔不听张进忠义之言,才有今日引狼入室之祸,袁绍反客为主,招降张俊,夺我并州,我张扬真是愚蠢至极。”
“主公何须哀叹。”庭院处传来声音。
张杨先是一惊,继而看到是张进,这才放下心来。张杨叹道:“如今并州已不在我的掌控之中,只剩下渔阳这座小城,袁绍又如此咄咄逼人,教我如何能不忧伤。”
张进道:“主公难道忘了你当年的同乡好友吕布吕温侯吗?吕布如今已是徐州牧,可并肩吕布,与徐州遥相呼应,借助吕布的势力与吕布一起攻伐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