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纵论形势(第 2/2 页)
看着张俊龙飞凤舞地写着曲谱,伏寿和金相佑的心里都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张俊来三国这么久,又得到蔡邕书法的熏陶,他写的字也精进不少。
“把悲欢谱作曲为你弹起,才感伤何为身不由己。月光常常常常照故里,我是放回池中的鱼,想着你喂给我那勺热粥,这回忆就完结在那里,这年月依然悄悄过去。”
张俊谱完曲后,金相佑又弹奏起来,他一边吟唱着一边不知不觉流下了两行热泪,而伏寿也是眼眶湿润,她轻轻地拭去眼角的泪水,表情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这一切的细微动作都让张俊看在了眼里,心里暗暗惊道:“莫非伏皇后和金相佑有私情?”
张俊的即兴谱曲的确让伏寿眼前一亮,不自觉地高看了张俊几分,再加上金相佑对张俊推崇有加,伏寿便确信这张俊是位有真才实学之人,但有才华并不一定能有谋略,伏寿还想再考考眼前这人对局势的判断能力。
“张爱卿,眼下汉室危如累卵,局势动荡,你对现在的局势有何看法?”伏寿考问道。
此言一出,张俊觉得这伏寿果真不是一般人,这本应是皇帝操心的事,没想到皇后居然会问起自己来,不过幸好自己熟读三国历史,倒能从容作答。
“微臣不敢欺瞒娘娘,如今我大汉已对地方诸侯丧失了实际控制力,虽名义上仍是遵奉汉室,但函谷关以东,已经变成了各路诸侯群雄逐鹿的战场。”张俊如实答道。
伏寿不以为忤,欣赏道:“你接着说!”
张俊继续说道:“太师迁都后,各路诸侯就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了,他们琢磨着下一步怎么抢地盘,虽然名义上太师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但是各路诸侯实际最重视的却是他们手上的军队和占有的地盘。若陛下和娘娘将重振汉室的希望寄托在这些人身上,恐要大失所望。”
金相佑听得大汗淋漓,全身剧震,他没想到这张俊还真敢说,同样,伏寿也是娇躯微颤,张俊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眼下皇帝被架空,群雄割据的现实。
“张爱卿,这里除了你我和相佑以外,并无外人,你可否再说得详细一点?为何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不值得信任?”伏寿道。
张俊道:“娘娘试想一想,要是真打败了董太师,那问题就复杂了,一旦陛下恢复了权力,那各路诸侯还能继续当诸侯吗?各地的刺史、太守还能继续当土皇帝吗?就拿袁绍来说,如果他打败了董太师,难保他不会变成第二个董卓。”
伏寿皱眉道:“爱卿说得虽然在理,但是我们若不依靠这些诸侯,还能依靠谁呢?难不成依靠宦官?”
张俊抱拳道:“若娘娘不嫌弃,微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愿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伏寿试探性问道:“爱情已快是董太师的女婿,为何肯效忠汉室?”
张俊早就知道伏寿会有此一问,从容答道:“微臣家师正是被左慈所害,而左慈现如今是董太师最为信任之人,微臣愿意与相佑兄通力合作除掉左慈,也算是为陛下分忧,至于董太师之事,微臣就不便插手。”
张俊的回答让伏寿并不满意,因为在她眼里你张俊只是个臣子,凭什么和自己谈条件。
就在这时,内侍忽然来报,传来噩耗,镇东将军张济已病逝在其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