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挑拨(第 2/4 页)
宇文瑄心内一紧,他的确知道这档子事儿,户部尚书也参奏过,都是那个苏州知州搅出来的事儿,他本以为并没有人知道,没想到太后却上了心。
“儿臣以为,这一切不过是谢家的阴谋,宁王,他并不知情。”
“是吗?可是能替皇上分忧的不只是宁王,泓儿是你的亲弟弟,他也一心想替自己的哥哥分忧呢!皇上何必在这个时候提拔宁王,惹的众臣非议,还以为你袒护自己的兄弟呢!”
太后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明显就是不同意宇文瑄的提议,如今整个朝廷过半都在太后和程家手里,他不能违逆太后的意思,他必须得忍。
想了想,宇文瑄思忖道:“泓弟年纪还小,以后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不过,母后说的是,眼下的确不宜把禁军交给宁王,这件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太后舒了一口气,看宇文瑄脸色隐隐带了不悦,就转而问道:“听闻宁王妃失踪还没有下落,眼下宁王府一个主事的人都没有,皇上与其加重宁王的负担,不如给他重新纳个妃妾,替他分担些忧愁,这也算是恩宠了,别人也说不得什么。”
“可是,宁王只怕不会同意,他的王妃生死不明,此时为他立妃,只怕更加惹人非议。”宇文瑄犹豫着道。
“立正妃是不合适,不过,立个侧妃也没什么不妥。庆国公此次平反有功,他的小女儿到了待嫁之年,皇上何不借此机会拉拢他一下,这样的赏赐可是比金银财宝、功名利禄更得他的心思。”
宇文瑄暗自苦笑,庆国公膝下无子,这样的拉拢庆国公府上下自然欢心,可是对于他和宇文灏却并没有太多的助益,太后还真是好心机。
“这件事儿臣还是与宁王商议后再做决定吧!宁王不比常人,儿臣须得考虑他的心思。”
太后心内不爽,面上却保持着得体的笑,“全凭皇上自己拿主意,哀家不过是个建议。”
宇文瑄暗哼一声,只怕他再说下去,太后会更加不悦了,只得起身告辞, “如此,儿臣就不打扰母后休息了,改日再来探望母后。”
太后颔首,“好,皇上慢走!”
宇文瑄闷闷的走出来,快步离开了寿康宫,走到巷子里,他转头吩咐道:“张德海,请丞相到崇明殿,朕有要事相商。”
不知从何时起,大昭的皇城里隐隐起了风声,起初不过是些闲言碎语,到后来,竟演变成了“天子非正统,大昭将易主”的大逆之言。
谣言几经周转,还是传到了宫里,一大早的朝堂上就因此事起争议 ,宇文瑄再也坐不住了,冷着脸就宣布退了朝。宇文灏和丞相戴荃留下没有走,待众臣都散了之后,随着宇文瑄进了后殿。
戴荃在位子上坐下,宇文灏才随着落了座,开口道:“丞相,这件事您怎么看?若说流言无忌,这流言也太荒唐了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