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圣人弟子(第 1/3 页)
五更天,天还未亮,秦帝就起了。
秦帝一醒,在外头打坐的秦汉立即敲门走了进来,手里捧着昨日领回来的学子袍服。
大雁书院的学子袍服分夏制服与冬制服,选料材质都是一等一的。秦汉手上便是一件冬制学服,整体呈青色,带毛领,非常厚实。保暖性不比秦帝的狐裘大氅差。
穿上学服,带上儒巾,简单洗漱后,对着铜镜整理好仪表仪容,秦帝便带着秦汉下楼了。
大厅里,已经有不少人在进食。这些人都很年轻,身穿与秦帝一样的青色学服,显然都是准备前往书院参加入学礼的学生。
两人叫了膳食,简单吃了点,便出了酒楼,朝大雁书院内院走去。
一路上,不停的有身穿青色学服的学生从街两边的酒楼客栈出来,大街小巷中尽是清一色的学生,好不壮观。
穿过内院大门,秦帝立即感觉到周围那比外院更浓郁的浩然正气,脊柱内智慧轮上的一品莲台似乎也感觉到了这种变化,搏动的频率也加快了。”方有为眸光如电,看着眼前闹哄哄的五百名学生,神色阴沉。
黑色袍服,左胸绣有祭台香烛图案,香烛各三支,来人赫然是大雁书院的掌祠。
“学生见过掌祠大人。”众学生心中一惊,立即回过神来,一个个神色恭敬的行礼。
书院掌祠,掌管书院一切祭祀活动,地位之尊,仅次于书院山长,监院,乃是书院第三号人物。
方有为面无表情的扫了众学生一眼,“三人一排列队,跟我来。”
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后,五百人列好队,跟在方有为身后朝书院文庙方向而去。
大雁书院从建立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院内建筑古朴典雅,堂、轩、门、斋、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古树名木参天蔽日,绿草浓荫点缀其间。
随处可见的醇古石碑、遒劲隽永的楹联,彰显着书院厚重的文化气息。而那斑驳的泥墙,烧的只剩半截的古树,又在这厚重的文化气息上添加了一股沧桑。
和许多书院一样,大雁书院经历过无数战火,院内各种建筑都不知翻修过多少次,很多都是后来重建的。
然而有两处地方,却没人敢动之分毫,一处是藏书楼,另一处就是文庙了。
与很多书院一样,大雁书院遵从左庙右学的古礼。文庙建立于书院左侧,自成院落。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