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吴克善上表内附(第 3/4 页)
这种政治婚姻在每个朝代都有,就算是后世,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秦牧知道,自己虽然有所表示,才能安吴克善的心。
“你放心吧,这次本王看在你诚心归附的份,且不与她计较,不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是再有下次,那就休怪本王不讲情份了。”
“多谢秦王宽宏大量。”
秦牧事忙,对吴克善只是一种礼节性的接见;
吴克善退出时,他让孟古青去送了一下,父女俩说些什么,他也懒得管。
午餐草草用了些点心,秦牧又按吏部挑出来的名单,召这些候选官员到御前奏对。
就目前来说,这件事实在是重中之重,各个州府虽然大多有军队去接管了,但那些大头兵,只能维持地方不至于再发生动乱,必须尽快派遣官员去接手治理才行。
南京方面派出了不少官员,但这远远不够,各省的官员缺口至少还有一半之多,以至于不得不启用一些投降过满清的官员。
这一天秦牧召来奏对的候选官员中,有俩人表现尤佳;
一个叫沈文奎,字清远,五十岁。明熹宗天启七年,他北上辽东游学。崇祯二年。清兵破遵化,被后金八旗挟俘,翌年携还沈阳,命值文馆,颇受皇太极器重,不过他倒没象范文程这些人恶劣。
另一个叫于成龙,字北溟,三十一岁,山西永宁州人,明崇祯十二年举副员。
御前奏对时。秦牧询问俩人治理方略,所答皆合秦牧心意,可谓见识不凡,秦牧非常赞赏,决定不拘一格提拔重用。
在这个王朝初立,急需人才的时候,许多人真个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甚至昨天还是待罪的俘虏,今天就可能外放做高官。
象沈文奎和于成龙二人。经秦牧御笔一批,前者成了山西布政使,管一省之民政;后者成了西京按察使,掌一省之刑名。而且是立即走马上任。
秦牧现在每天大部份时间。都花在了这上面,官员缺额虽然严重,但他还是希望不要滥用一些庸才,宁愿用一些有过降过清污点的能员干吏;
有污点不怕。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这种人重新得到任用后,往往会更加勤政。因为他们需要用良好的政绩来掩盖自己的污点。
怕就怕选中一些庸才,使百姓深受其害。
为了保证任用的都是人才,秦牧对吏部挑选出来的官员,会尽量召来御前奏对,一但发现一些大才,便会不拘一格提拔重用。
这个下午,被召到御前奏对的人就多达二十二人。
直到紫禁城里红霞满天,夜色将临,秦牧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乾清宫,美美地泡了个热水澡之后,精气神才恢复过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