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标点符号(第 3/4 页)
这下轮到司马凯偷着乐了。不过他还算识相,主动上来帮秦牧铺好了纸。
秦牧提笔沾墨,唰唰几下,把0、1、2、3、4、5、6、7、8、9、这些拉伯数字写下,然后把+-x÷这些符号也写上,还当场列了几个数学算式算给司马凯、薛凤祚等人看。
“我朝的数字笔画多,不利于计数,这些阿拉伯数字每个皆是一笔写成,在大量记数、计算时,方便快捷得多,今后启蒙教材要普及这些写法,还有这些加减乘除的符号,也利于笔算,也要普及........”
秦牧最后把,。;:、?!《》.......这些标点符号也写下,一边写一边说道:“一直以来,我朝的断字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个难题,这些是辅助文字记录的符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这下连老神在在的杨慎也坐不住了,他凑过来问道:“秦王,我华夏行文,博大精深,何须这些?”
这算什么屁话?咱们祖宗的学问就是太博大精深了,才更有必要把标点符号弄出来,一本书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光是断字就让人十分头痛。
秦牧横了他一眼,然后提写下一行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你们看,圣人这短短十个字,我来断给你们看。”
秦牧接着分别写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你们看出来了吧,同样一句话,断法不同,意思完全相反。第一种断法的意思是人民守法善良的,让他们自主行为不要过多约束。人民愚昧暴戾的,要惩戒教导使其知晓过错。
第二种的断法的意思是,对民众放任自流就好,不应该让他们懂得太多。
这世上各人的学问参差不齐,断字的能力也各有不同,同样一句话,因断字方法不同,诞生出许多不同的含义;
圣人之学,正因为有些地方断字不准,使圣人之意被曲解,以至于一本《论语》有许多矛盾之处;
如果圣人当初著书时,用上这样标点符号来断字,圣人之学还会有诸多曲解吗?正所谓亡羊补牢,为之未晚,本王决定,立即把这些断定的标点符号加以推广;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