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44章 国之不亡,党争不断(第 1/3 页)

    ******

    在江北,高杰在攻打黄得功,刘泽清与左良玉战成一团,好在退到山西的李自成正在组织一次反攻,大顺军与清军也正在交战,都没有余力南下。

    而南京城里,同样暗流涌动,派系之争不可避免地又成了主旋律;

    当初拥立新君时,朝中大臣就分为“挺潞派”和“挺福派”,而这种分歧绝不是刚刚形成,而是从万历年间延续下来的。

    这次挺福派凭借手上枪杆子在拥立新君一事上赢了,但结果是,挺福派将福王推上皇位之后却发现,理想很好,现实却有些操蛋。

    他们忙活了半天,最后占据朝堂大半要职的,还是以东林党为主的挺潞派,首辅是东林党人,掌握人事任免吏部尚书张慎言也是东林党人,其余的各部尚书也多数是东林党人。

    而且他们还在不断往朝堂里塞自己人。

    而挺福派想往朝堂里塞个人都不行,诚意的刘孔昭建议用前太常寺卿阮大铖,就遭到了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张慎言等东林党人的强烈反对。反对理由是阮大铖曾经阿附过魏忠贤,被列入崇祯皇帝钦定的魏忠贤“逆案”之中。

    这弄得挺福派十分不爽,开始不断在弘光面前递小话。

    马士英一派的成员太常寺少卿李沾,向弘光帝详述南京官员拥立新君的争论过程,揭发吕大器、张慎言等人主张拥立潞王,反对拥立他的事情。

    而弘光帝对此却显得很大度,他答李沾道:“朕遭时不造,痛深君父,何心大宝?直以宗社攸关,勉承重任。当日效忠定策诸臣朕已鉴知,余不必深求!”

    东林党听说这事之后,觉得弘光一时没有追究。但不代表他永远不会追究啊,怎么办,现在只有更多地引荐自己人把持朝堂了,这样或许还能保证安全。

    崇祯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主管吏部的张慎言在朝堂上又荐用吴甡,吴甡曾在崇祯十六年被崇祯晋为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也就是内阁次辅)。

    这一大堆头衔是够吓人的,当时李自成在襄阳称王,建立大顺政权。崇祯命吴甡督师武昌,结果他和侯恂差不多,观望不前,崇祯一怒之下,削其官职,交法司议罪,十一月被遣戍云南。

    他走到半路京师就破了,弘光帝登基后,东林党人立即请旨赦还了吴甡。

    赦还就赦还吧。这也没什么,但张慎言还举荐吴甡入朝,这让挺福派彻底暴怒了。

    我们举荐个阮大铖,你们说是思宗皇帝钦定的“逆案”人员。不能用。

    现在倒好,吴甡也是思宗皇帝下旨发配的钦犯,你们不但为他洗白白,还举荐他入朝任高官。简直是岂有此理。

    这天的朝会上,张慎言刚刚举荐完吴甡,诚意伯刘孔昭就跳出来。象头暴怒的狮子,指着张慎言的鼻子大骂:“雪耻除凶,防江防河,举朝臣子宜将全副精神倾注于此。乃今日讲推官,明日讲升官,排挤武臣,专选文臣,结党行私。所荐吴甡,有悖成宪,真奸臣也。”

    刘孔昭一骂完,灵壁侯汤国祚、忻城伯赵之龙等等勋贵也纷纷站出来,指着张慎言的鼻子大骂,众人气势汹汹,声色俱厉,竟然把张慎言吓得不敢辩白。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重生之民国元帅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红楼琏二爷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