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59章 解冻前夕(第 1/3 页)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在古代是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太史公在《史记》自序中这样认为“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在农业社会,人要依据天时,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能生存。这种思想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医学、文化、哲学等等。

    具体来说,在古代,一般在农忙时节,各国是不会发动战争的,甚至有时战争打到一半,因为农时到了,大家便作鸟兽散,各自回家种田去了。

    就是游牧民族,往往也要等到秋高马肥之后,才会发动战争。

    从中便不难看出,自然节序对国家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太史公一开篇就说不遵循这个自然规律,就难以理顺天下纲纪,真是目光深远,一针见血。

    现在的大秦似乎正在打破这个自然规律,原因是作为皇帝的秦牧,思想上已经超脱了原始的农业社会的束缚。

    在西北,这一点现在也正在悄然改变,这是一件意义非同一般的事情。

    在这个本应属于冬藏的季节,西北却是充满一派生机活力的景象。

    <长><风>文学

    由官官拨款,雇佣民壮大修水利,让很多人找到了一份季节性的工作,煤矿的大力开采和运输,又进一步拉动了民间的活力。普通的民众,只要你不懒惰,在这样的冬季一样能得到一笔不错的收入。

    而百姓手头有钱后,消费能力提高,又拉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过年的时候,人们添置新衣鞋帽。采办年货时,也更值得花钱了。

    长安市上,来自四方的商品琳琅满目,经济的流通在冬季反而达到了一年中的,而经常的繁荣回过头又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在山西,煤炭的开采更是如火如荼。在大同一带,效仿科尔沁模式,多家大型毛纺厂建成,吸引到大批蒙古族的女子到厂里来做工。

    在陇右,新上任的甘肃布使提出。在进一步发展陇右的茶马、药材、皮毛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陇右的棉花种植,吸引民间资本到陇右去办纺织厂。

    而在江南,更是不用说,除了大批作坊如雨春笋般出现,普通民众不想出外务工的,则可早晨到市上,领取丝纱回家,然后举家老少一起开工。织好布后第二天拿到市上交给商家。

    由于人手紧缺,竞争激烈,商人开出的工钱不断增加,普通三口之家。几天便能赚到一个龙币,一个月一家子有多达五六个龙币的收入,相当于以前的四两银子。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折尽春风 万历明君 沉溺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风声 世子妃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秘密部队之龙焱 谍影:命令与征服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