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章 龙蛇起陆(第 1/3 页)

    与蛮族之间的战争,从二月底的接触战,到三月初的大爆,几乎没有任何的拖延,因为双方原本也就已经做足了准备,不管是锐气的比拼,还是物资的积累,至于调兵遣将、排兵布阵等,更是早就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推演。

    南方的反攻,是全方位的,而蛮军终究还是受到了占领时间太短、后方不稳的影响,虽然也组建了不少天孝军,但是天孝军的士气,不管是与南方实行先军政策的华夏军,还是与顺利改革军制后的新军(蛮军),全都无法相提并论,更多的时候,只是用来送人头。

    虽然天孝军本身的实力实在是不值一提,但在协助新朝管理百姓、镇压反抗的过程中,却又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正因此,以宁江在临安重新组建的神武右军、吞鹏军为的各路人马,先重点打击的就是天孝军,这也迫使蛮军不得不开始收缩防线,长河北岸的武州和秦州,最先落入了华夏军手中。

    虽然在长河北岸,很快的就站稳了脚跟,但是在往前推进的过程中,依旧是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虽然运用上了火炮,但是缺少优良的战马,依旧是华夏一方最大的难题。南方江多湖多,水战的作用极大,然则要想收复中原,骑兵终究还是难以缺少的要素。

    而为了避开己方火器不如南方的弱点,神册宗倍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以机动性更强的野战为主的战略,并不局限于一城一池的防守。

    新朝以精锐骑兵来去如风的战术,对于南方的华夏军来说,的确是最为头疼的事,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华夏一方因为火炮的使用,所形成的阵地战、攻城战的优势,一些华夏军往往还在路上,就受到了出其不意的攻击,损失惨重,一些运输中的火炮,也因此而落入了突然杀来的蛮军手中。

    临安一方,对此所采取的策略,就是进一步实行先军政策,同时对前线的将领,在定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后,就大量放权。在大的战略上进行统筹,前方将领的具体战术,基本上不进行过问,只在事后加以研究。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从……这样的话由身为丞相的他,在朝堂上亲口说出,因此也成为了前线许多将领随时可以举起的“令箭”。人数,原本就是华夏一方的优势,只是以往,对于真正有才能的人掣肘太多,纵是名将也难以施展拳脚。

    以尊华抗蛮为大旗,全民抗蛮,靠着人数上的优势压向蛮军,再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对取得优异成果的将领、官员进行提拔,对其进行重点支援和补充,这样的手段,的确是出了新朝高层的预计。

    在前期拉锯战的大量伤亡中,一些优秀的将领,也随之脱颖而出。虽然,在朝廷上,也有文官对此做法强烈质疑,这样下去,最后就算是平了蛮夷,日后也难免陷入群雄割据、一些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到那时,则蛮夷之祸虽止,诸侯割据难平。对此,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宁江的回答是……管它呢!

    这副“我只管到扫平蛮夷,那之后的洪水滔天关我屁事”的态度,的确是亮瞎了许多人的眼。

    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实际上是看不到……或者说并不在乎那般“遥远”的未来的,他们看到的是可以让他们大展拳脚的舞台,心系天下的英雄、野心勃勃的野心者,但凡觉得自己有本事的,都希望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或是一展生平所学,或是捞取更大好处,也正因此,大量的人投身于这划时代的浪潮之中。

    虽然给以了前方将领相当大的权利,但因为,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控制着后方支援的众多物资,以及整个朝廷的运转,在大的战略方向上,宁江依旧是牢牢地把控着。

    优秀者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和兵力的补充,在各个将领对自己的人马拥有着相当大的控制权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军功爵制了。这种群狼战术,如果从长远来看,的确是容易留下后患,但是这个时候,却是让兵强马壮的蛮军、总体人数不足的弱点进一步放大。

    ***

    “……宁江这厮,到底想要什么?”

    昊京皇城,各地的战报如同雪片一般飞来,神册宗倍紧紧的皱着眉头:“他这是疯了不成?”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明烟火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民国之文豪崛起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明末逐鹿天下 红楼琏二爷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斗罗之空棍 明末:帝国崛起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机战之无限边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晋末长剑 北宋穿越指南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