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我是梁日天 (十五)(第 2/4 页)
接受过商品经济大潮洗礼的梁远对这套说词早已司空见惯,两个丫头也在梁远的影响下早早就知道了资本主义的下限所在,对梅格·瑞恩的原地掉头换方向没有任何惊讶。
拐角处的那批人就不一样了,《时代周刊》的言语花样再多,也掩饰不了这种节操碎一地的明晃晃现实。
八、九十年代甚至更久远的以后,共和国都是没有话语权的,如果话语权足够就应该是《某某日报》采访美国总统,而不是某某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这种没有话语权的残酷现实共和国政界精英自然早就知晓,不久前海外媒体站在道德高岗上的那顿狂喷还言犹在耳,结果立马就见证了自翔高大上的《时代周刊》掉节操,那心情真是百味掺杂、言语无可描述。
好比学校里有个美女学霸,喜欢美女的把美女学霸当女神,不喜欢美女的也承认美女学霸学霸的那部分实力。
然而,某天忽然发现美女学霸光天化日之下和一地中海油腻男打情骂俏,娇羞的说着这个月的承包款啥时候打我账号丫。
那种内心上的幻灭,就是弯角处不少人此时此刻的心态。
尼玛,你这个浓眉大眼居然是这个样子,这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存在了么。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德意志之光上,一张卡片全球随意调动一亿美元,这对有事业心的男性来说,简直就是最好的西地那非,哪怕是光想想就爽到不行。
这里边说话的少年到底是何方神圣,究竟如何搞定的德意志银行,看起来知道什么的唐婉在这事情里又是什么角色,一时间唐婉成了最正宗网红,吸引了无数各怀打算的目光。
不管弯角处的人丛如何风中凌乱,《时代周刊》的采访工作终于可以开始了。
高端访谈类工作大牌记者才是核心,摄影师只能算是跟班,因此不管乔治·希尔内心如何,都得兢兢业业的架起摄像机,老老实实的开启本职工作。
回归了职业态度的梅格·瑞恩还是比较靠谱的,先是问了几个关于《三体时空度规》和梁远所在学校等原计划采访主要方向的问题进行暖场。
气氛渐渐融洽下来之后,梅格·瑞恩的问题开始刁钻起来。
“能介绍下你的家庭么?”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父亲是一名职业经理人,从事着一份相当于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分公司经理的工作,母亲是科技工作者,从事着一份相当于通用集团产品开发工程师的工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