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394 难民营(第 3/4 页)
也包括不少种种原因被赶出来的白俄,几经周转后,发现新兴的南华能为他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从哈尔滨、上海辗转到了新唐山。
去年,在新唐山,东正教教堂钟声敲响,很多已经被晒黑的“白毛子”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和他们比邻的是德国佬修建的天主教教堂、基督教教堂。
理所当然,洋人的教堂从数量上比不过华人的寺庙,规模上,远不及规模宏大的妈祖庙。
近年来在新唐山等工业城市的照明市场份额降低,被越来越普遍的电灯取代,倒是寺庙和教堂让美华石油公司的蜡烛销售人员压力减轻不少。
不少荷兰人、英国人处于经济利益考虑来到南华,新唐山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里,就有很多高鼻深目的欧洲人活跃其中,仅从金融行业来看,阿姆斯特丹的影响来一点都没在原来的殖民地消失,反而更活跃起来。
荷兰籍的金融从业者在新唐山金融交易市场上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数量第二多,第三多的则是犹太人。
“新移民带来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南华,使之从落后的种植园殖民地变成新兴的工业国家。
处于某种原因考虑,南华政府对亚洲其他种裔移民限制移民,对欧洲移民放任自流,对国内移民则是不计成本不遗余力。
南华政府因此没少被国际舆论诟病,不过这不会改变我们的决心。”
在谈及移民问题是,南华总理何文秀直言不讳地对武汉政府总理宋子文道。
“所以我们合作是天作之合,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会吸引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民进程,转而成为工人,但依旧不能改变国内人口过多,地少人多的窘境。
近年来长江水灾、北方大旱,一下子产生数以千万级的难民,难民大量涌入武汉,数量远超过我们现在工业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
把难民送到南华,也算是解了武汉政府的心头大患。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麻烦,我们将来付出的成本会更多。”
宋子文忧心忡忡道。
武汉政府治下地区工业发展蒸蒸日上,大城市更是一年一个样,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样子,但宋子文明白致公党的统治基础是不牢固的,对大中城市控制严密,但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就比较勉强了。
农村破产人口越多,既有利于工业发展,也酝酿着社会危机,这时候就越考验武汉政府的执政能力。
宋子文越来越佩服司徒南的眼光,如今的致公党实力比前几年翻了好几倍,工业建设成绩不说,在地方的统治力已经渗透到乡镇一级,建立起比较稳固的统治秩序。
如果早些年没把资源投入到经济发展和政权建设上,现在可要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了,说不准南方各省又回到军阀乱战的时期。
现在就算没有和南华的合作,宋子文认为武汉政府固然会被农村和饥民问题拖累,甚至焦头烂额,但最终还是能解决这些困难的。
武汉政府有这个实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