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安静的美国,溅血的欧亚大陆(第 2/4 页)
不久前,西方石油公司成功争夺下海军5万吨油料储备合同,把德州的油料送到珍珠港基地,但美孚公司毫不示弱,他们也成功和日本公司订下废铁和原油合同,具体数额司徒南不清楚,但肯定数量不菲。
经过洛克菲勒中心时候,看着一排建筑群,同车的罗伯斯笑对司徒南说了一句:“修建洛克菲勒中心,小洛克菲勒做了笔成功的买卖,在世界中心烙下了洛克菲勒的名声,而威廉中心或者威廉大厦在哪呢?”
威廉家族一向是神秘的,司徒南本人更是神秘中的神秘,除了极少数人知道他这一位,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有他这么一位,司徒南也不介意,面对罗伯斯的调侃,司徒南突然回了一句:“我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我的功绩改变世界。”
罗伯斯愣了一下,没想到司徒南口气那么大,很快又嗤笑一声,话题转移到生意上。
“尽管总统一再强调不会参与欧洲战争,但他心里想法未必如此,迟早会被英国人拖下水的。”
司徒南对罗伯斯道。
“迟早是多久?”罗伯斯问道。
“一年半载吧,纳粹统一欧洲,这是美国的灾难,不是么?”司徒南反问道。
“这倒也是。”罗伯斯点点头,别看美国人二战后扶持德国,德国的工业装备换代,资金来自美国,但美国不会允许德国独霸欧洲,这是各界的共识。
罗斯福和丘吉尔有哪些勾当,司徒南大体知道,罗斯福和丘吉尔尚未知道他们会干出那些事,司徒南也都知道。对于欧洲,司徒南尽量不去干涉,故而欧洲的历史大体上没什么变化,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
英国注定衰败,对威廉财团而言,是时候肢解这个庞大的殖民帝国了,于是他们开始完全忽略英国人的感受,果断进军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英国殖民地,来自美国的资金进一步控制了加拿大和澳洲。
……
1941年5月,威廉庄园玫瑰绽放,成了一片花海。
来自旧金山的亨利·凯泽走进威廉庄园,暗暗惊叹,司徒南的侄子汤姆热情地招待这位建筑商人。
“凯泽先生,你有意整合西海岸的造船业?说说你的计划。”汤姆直接问道。
眼前的建筑材料商人似乎闻到了有利可图,准备在西海岸投资钢铁、机械等产业,原本这种任务轮不到他,他没这样的资格,因为旧金山造船厂和圣迭戈造船厂,还有西海岸最大的钢铁公司加州钢铁公司,这些都是伯利恒公司旗下的工厂,西海岸其他的钢铁工厂、机械工厂、小造船厂加起来,都不如伯利恒公司。
不过亨利·凯泽的目标不是加州钢铁公司、旧金山造船厂这样的巨头,而是那些小心工厂,面对汤姆的询问,他解释道:“大造船厂首先要保证海军订单,他们的船台有限,军舰要求高,耗时长,偏偏来自欧洲的订单有不少中小型商船,如果把分散的工厂整合起来,就能接下这些订单。
造船未必就需要大型专业的船坞,不是吗?”
说完有些期待地看着汤姆,要实现自己的计划,不仅需要银行的贷款,还需要大公司的支持,在西海岸,尽管不知道威廉庄园的主人有和来头,但亨利·凯泽到处兜售自己的计划,几经周折找到了威廉庄园,见到了汤姆。
“据我所知,你并没有任何造船方面的经验的,你过去一直从事建筑行业……”
汤姆迟疑道,怀疑的眼光打量着眼前这样异想天开的商人。
亨利·凯泽没有推却,面对汤姆的质疑,他表现出足够的自信:“恕我直言,在我看来,建筑和造船没有区别,建一栋楼时,我们用设计好的模块一块块地搭上去,造一艘船也不例外,只不过钢筋混凝土变成了钢板而已。”
“这真是场灾难,我不看好这样劣质产品能……”汤姆摇头道。
“先生,听我说,英国人会在乎吗?面对德国潜艇,或许我们不必苛责船只的质量,更注意船只的数量。一艘船从纽约到伦敦,只要航行一次就足够了。实际上,美国商船在大西洋的航行次数并不足够一次。”
亨利·凯泽一本正经道。
尽管造船不像他说的像建筑那样简单,但“更注意数量”的观点引起了汤姆的注意。
对于英国人的需求,汤姆比亨利·凯泽知道得更详尽,英国人急需50万吨运力,但美国造船厂都在制造军舰,腾不出资源来造商船,英国人到处求爹哭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