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忙碌的1913(第 2/3 页)
第一批zippo珍藏版zippo打火机,司徒南是用来打广告的,所以显得非常精致。数量不多,只有100只,基本上被司徒南送人了。
自从某人出席在宴会的时候,“叮”的一声响亮的金属声,zippo打火机就点着了,然后在众人的羡慕的眼光中点着雪茄,有说不出的得意。
那些富豪马上被这个新鲜的有趣的东西吸引了,都想拥有这样一个精致的打火机,纷纷打听从哪里买到这样的打火机。于是zippo的牌子打响了。司徒南除了手里保留五个zippo珍藏版之外,其他的都被别人拿走了,不少人都拿来做礼物送人了。
可惜珍藏版只有100只,数量有限,得不到珍藏版的顾客只能买10美元一个的精致版zippo了。
10美元一点也不贵,但跟以前老土的打火机相比,zippo显得更有面子些。那些富豪对这样精致的打火机爱不释手,有了zippo之后,马上扔掉以前老土的打火机,不然都有点抬不起头。而zippo流行开来之后,由于奇货可居,那100只珍藏版通通被人收藏起来了。
除了售价10美元一个的精致版zippo之外,销量最大的是普通版zippo,售价是1美元,普通工薪阶层都可以买得起,不少工人都用起了zippo。
短短半年时间,zippo公司就销售了10万多个zippo打火机,其中精致版5000个,普通版95000多个,销售收入14万5千美元。按照一个精致版zippo2美元成本,一个普通版zippo0.4美元的成本计算,zippo公司从成立开始就赚了9万7千美元的毛利。
事实上当初司徒南投资的成本不大,不到10万美元,半年后基本收回了成本。
现在zippo已经在东部城市流行开来了,甚至还流行到欧洲地区,而且供不应求。
现在试水成功,一炮打红,没道理不乘胜追击的?司徒南接着投入了50万美元(其中30万美元是贷款)在洛杉矶建了规模更大的工厂,到了1914年,zippo公司的累计生产了80万个zippo打火机,月产量达到20万个,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增长,到了1918年,随着美国大兵把zippo带到欧洲各地,zippo公司累计生产了1800多万个zippo打火机。
正是这个小小的打火机就为司徒南在短短的几年内带来了上千万美元的收入。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zippo成功后,打火机公司上了轨道,正常健康的发展,司徒南终于失去了对zippo的兴趣,他没有管理zippo的心思,他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投入到别的事情上去。事实上,除了设计zippo,给zippo公司做了一个发展计划之外,司徒南也没有花太多心思去经营一家公司。
1913年,除了搞了个zippo之外,司徒南还把自己的农场规模扩大,在洛杉矶郊区建了一间罐头加工工厂,专门加工肉制品。
司徒南把这家罐头厂取名为加州肉制品公司,总投资100万美金,其中司徒南占股60%,亨达·布朗20%,博特·福特劳斯15%,海耶斯5%。这家肉制品公司从投产开始就凭借着先进的生产技术,良好的口味,充足的原料,和亨达等人广阔的人脉很快就成了加州肉制品巨头。
除了肉制品厂司徒南还花了10万美元收购了一间小小的药厂,里面技术员加上工人不到30个人,这让关注司徒南的人迷惑不解。
按照司徒南的指示,这间小小的药厂只生产医用三角急救包。除了这个再也没有别的产品了。
唯一有点例外的是,药厂成立一个技术小组,组长就是刚刚从麻省理工毕业的化学工程师李仁桥。嗯,李仁桥被司徒南招来了之后就在这家药厂研究一种红色的染料,并试图在这个红色的染料中提取一种物质做药。
化学和医学不分家,许多医学家准确地说是药学家都是读化学出生的。李仁桥对司徒南的安排多少有点不满,不过除了这个有些奇怪的要求外,司徒南再也没有干涉过李仁桥的研究工作,反而对李仁桥的工作非常支持,要什么仪器设备都尽力找来。
后来李仁桥又陆续地招来不少化学方面的专家,技术小组的人员逐渐膨胀起来,分成了好几个研究项目。有些人对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药厂能有堪比大药厂的技术力量不解,但这里条件那么好,老板舍得投入那么多钱给自己做研究,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