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13章 中德合作与罗斯福(第 1/4 页)

    一秒记住,最快更新小说免费阅读!

    “我已确信,坦克单独行动或协同步兵作战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由坦克、装甲车、机械化步兵合成的装甲力量,在中日战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古德里安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经过战场实践,古德里安完全确信自己的装甲兵理论,他的著作《前进,坦克!》很快被选作中国陆军的教材,装甲兵专业的必修课。

    一个外国人在世界另一个大界拥有无数拥趸,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相比之下,德国的另一个战争天才隆美尔就有些低调,尽管他也服役于同样大名鼎鼎的第五装甲师。

    战争结束后,军委会迫不及待地扩大装甲兵规模,以第五、第六装甲师为基础,扩建十个装甲师,30个机械化步兵师。

    而当务之急,就是培养更多的人才,于是石家庄装甲兵学院应运而生,专门培养装甲兵指挥中下级军官。

    而高级军官的培养依旧留在武汉。

    古德里安离开沈阳,回到温暖的武汉,在德官俱乐部里,他见到了同胞隆美尔。

    “这是一项庞大的计划,中国人计划用十年的时间来完成。”古德里安对隆美尔感慨道。

    “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有着光明的未来,但是德国呢?”隆美尔声音有些低沉。

    他们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军人,一方面为自己取得的成就自豪,一方面又为不能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自己的祖国而耿耿于怀。

    不是每个德官都像他们俩那么沉闷,俱乐部里一些年轻的德官在这里过得挺开心,俱乐部里突然传来一阵喧闹欢呼,古德里安有些不悦,皱了皱眉头,示意副官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中德足球对抗赛上,德国队赢了中国队3:1,他们在庆祝。”

    副官也是个古板的德国佬,接着他又道,“明天还有一场中德飞行比赛。”

    “飞行比赛啊?我。”隆美尔来了兴趣,笑道。

    古德里安也点点头。

    中国人在飞机制造工业方面已经超过了德国,德国人已经落后太多了,连空军都没有,原因不是工业技术,而是凡尔赛条约不准德国制造战机。

    为了生存,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公司(宝马)在武汉建立合资工厂,凭着良好的机械制造水平,他们获得了中国飞机制造公司的发动机订单。

    最近这家公司看好中国汽车市场迅猛发展,有意进入汽车市场,然而,这困难重重,大生公司、美华动力等中国本土工业巨头强烈反对德国人的鲁莽冒险。

    “我可以坐这里吗?我是宝马公司的老板莎柏奴。”

    古德里安和隆美尔大量眼前的不速之客,宝马公司他们俩是知道的,虽然这家公司比戴勒姆·奔驰名气稍稍差了点。

    “有事吗?”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点点头,又问道。

    “是这样的……我希望利用你们在军界的影响力,为宝马公司获得生存空间。”

    听完这位德国商人阐述,古德里安摇头:“的确,在武汉军界我们这些德官有些影响力,但你要进入他们的民用汽车市场,我们帮不了你。”

    “嘿,将军先别忙着拒绝,听我说,我只是希望你帮我引荐武汉的一些大人物,不会让你白忙的。”

    商人恳求道,看古德里安的眼神充满期待,这位德人在武汉颇有影响力,很多大人物都对他赞不绝口。

    古德里安不忍拒绝,勉强点了点头。

    宝马公司的合作意向很快传到宋子安那,有志于做“中国福特”的上海汽车公司似乎是德国人最好的合作对象。

    上海汽车公司的廉价国民车卖得不错,公司颇具规模,但在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要从美华动力购买汽车发动机,这让宋子安耿耿于怀。

    背叛美华动力公司的后果可是相当严重,他没有贸然做决定,而是找三姐宋美龄商量,况且三姐还是汽车公司的股东呢。

    “德国代表团过几天就到武汉了,双方都有意全面合作。这事不算什么,你大胆去做吧!”

    宋l鼓励道。

    说起来美华动力公司手伸的太长,飞机、船舶、火车、发电、汽车,样样都做,好像只要是发动机,就没他们不做的产业,很多人早就看它不顺眼了。

    大生汽车公司就通过自制发动机、变速器,加大投入研发,逐步摆脱对美华动力公司的依赖。

    大生公司毕竟是世界最先进的织机公司,技术底蕴不是上海汽车公司能比的,德国人找上门来,正中宋子安的下怀。

    于是两家联手,合资建立汽车发动机厂。

    在莎柏奴的建议下,宋子安还引进宝马r12摩托车生产线,抢占国内摩托车市场。

    随着合作深入,宝马r35摩托车也在几年后出现在中国,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r35摩托的军用版r75。

    宝马公司为了赚钱,一点碧莲都不要,把r75摩托扩散到中国不说,还扩散到苏联。

    中国人和苏联人开着挎斗摩托在战场上相遇,发现对方居然和自己开着相同的摩托车,真是日了狗了!

    搭上德国人的线后,宋子安心气也高了,准备把上海汽车公司产量提高到15万辆每年,并打算在京津或者东北建立新的汽车组装厂。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红楼琏二爷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全唐诗 沉溺 大清要完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星海王座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