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六十六章 神机处(第 3/4 页)

    借水而遁,来去无间,一瞬之后,王宗超已出现在绝壁之下,一个巨大无朋的龙首之前,巍然如山的龙首是为石质,险峰峻岭一般的龙角狰狞,长达万丈的龙须蜿蜒,龙身则深埋石壁之内,石壁上又有流云日月奇禽异兽之类雕纹,看上去栩栩如生,教人分不清是石雕的巨龙还是真正的巨龙化为石雕。不过却有一点缺陷,就是巨龙无睛,庞大且威严的龙首眼睛所在部位,只是光秃秃的石壁。

    巨龙巨口张开,看上去犹如一个巨型城楼的入口,一股强大的吸摄之力正将龙首上方方圆数里之内的水尽数吸入龙口之中,在巨瀑中形成一个无水的地带,不过如此巨大的水量却仅仅在龙口中形成一道蜿蜒向下的潺潺小溪,形成一种奇妙的反差。

    龙首以及四周的石壁呈现出一种浑厚而无暇的玉质感,如潮如海的毫光正在玉质之下奔涌,不时有乳白色的细微毫光渗透流淌出去,却是极为精纯浑厚的龙脉灵气。崇山峻岭一般悠长浩大,凝重浑厚的气息扑面而来,让王宗超感到一种类似风云世界凌云窟的熟悉之感,只是其中气魄底蕴,实有天渊之别。

    “这是,大地龙脉的出入口?”

    神道神域,其实并非一定要与龙脉龙气相连不可,不过若能以龙脉为神道之根基,却能够更好地干涉、深入人间,与一国一族的气运兴衰密切相连,荣辱与共。通俗形象来讲就是“接地气”。此举有利有弊,利在更方便汇聚,利用人间香火信仰,降低物质界对神域神力的排斥,弊则在与人间因果牵连太重,若是人间改朝换代甚至面临亡族灭种之危,对于神的打击就会来得更大上许多。风云世界的中洲武神,正是这种状况,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方便开启人间与九空武界的出入口。而如今仙秦更是将这种联系上升到一种密不可分的程度,整一个体系仿佛一株巨树,以大地龙脉为地下根须,以擎天龙柱为树干,以串联诸界的龙气之桥为枝蔓,以万民官兵为叶,又以各家各宗的神域洞天为树上花果,各部分浑然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是三分观摩,七分揣测其大局,王宗超在神道方面就已有了豁然开朗的获益,甚至从中窥出几分借信仰神力镇服、化解都天神煞的可能性。不过眼下他却是无疑不敢在风云世界实践这一想法的,连混沌原力都奈何不了的都天神煞,单凭中洲武神那尚嫌浅薄的神道根基,冒然接触都天神煞,九成九都只会是引火烧身!

    一路观摩,随机感悟间,王宗超已由龙口进入其内部,迎面就只见眼前好一个空旷的地下空间,正面是一系列蜿蜒向下的石径,石径陡峭蜿蜒,自有一种不着修饰的粗犷峥嵘,看上去仿佛不是人工修砌,而是巨龙的长舌。石径两侧全是从龙口吸入的滚滚水流,又有不知从何处涌入的罡鼓荡肆荡,激起风隆地啸,狂流云卷,仿佛巨龙的吐息,若行走石径者步伐稍为不稳,便会被这如瀑如涛的气流冲落水中。

    虽然一切口腔构造乃至一呼一吸都很像真正的石化巨龙,不过王宗超仍然倾向于这一切只是人为。在仙秦,龙图腾以及神龙崇拜无处不在,秦始皇更是有祖龙尊号,但真正的神龙却根本见不到,只存在一些有龙的某些特征,冠以龙名的荒兽。也不知道龙族究竟是真正存在于洪荒界的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族群,还是仅仅存在于幻想的物种。但是如果参照风云世界的龙兽的话,王宗超却认为还存在另一种可能。

    从某种程度上,风云世界的龙兽更倾向于蛮荒恐龙而绝非龙图腾信仰中高高在上,腾云驾雾的神龙,不过偏偏龙兽当真与龙脉龙气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究其原因,很可能龙兽一开始只不过是一只拥有特殊血脉的恐龙,但正好休眠在地脉龙气节点,在华夏民众沿龙脉繁衍,与龙相关的信仰愿力在数千年间不断随地脉龙气冲刷这只恐龙,就会使得其细胞意识渐渐混入信仰愿力而异化,慢慢向幻想中的神龙转化,如果假以时日,甚至有可能转化成真正的神龙。只是风云世界刀兵与武道凶煞之念过盛,所以转化的神龙也会趋于凶狠残忍。这一种愿力炼体,祭拜自身的修炼方式在莲花生赠送的密宗功法中就有详尽的描述,所以王宗超也有相当了解。而眼下这只甚至能够自行呼吸吐纳的地脉之龙尽聚大地灵气与仙秦龙气愿力,如此不断洗礼祭拜千年、万年,再配合某些风水法阵与人力改造,哪怕原本并非生物体,也完全可以做到真正化龙。或许,当这只地脉之龙真正长出、睁开双眼之日,就是化龙之时!

    整个中央戊土天所在平原山脉之庞大远在欧亚大陆板块十倍、百倍之上,这样庞大的地脉如果真正化龙,力量之庞大将是难以想象,甚至背负整个戊土天大陆遨游天际,穿梭诸界,都不在话下!

    如果王宗超的猜测属实的话,那就不是神龙成就了仙秦文明,反而有可能是仙秦文明成就了神龙。

    “这么一只大家伙,莫非算是仙道文明的‘歼星舰’?这么一边镇压祭炼都天神煞,一边还要供养这么庞大的地脉之龙,这仙秦的大工程真是一件接着一件。如此不悯民力,不求稳健,勇猛奋进,倒是很有人仙修行之道的风格!”

    转眼间,王宗超已通过狭长的“食道”,进入另一处空旷得足以藏山纳海,方圆超过百里的广阔地下空间,只见眼前石壁带着明显的五金光泽,点缀无数金星,似是一处地下金属矿脉,而且四处重峦叠嶂,遍布无数个洞窟。而更引人瞩目的是每一个洞窟之内,都有一两个铁石质地的秦俑,它们面目如生,姿态各异,躯体与四周环境的石壁完全连成一体,只露出大半个或小半个身子。也有几百个洞窟中有着一个个活人或站或坐或卧,大多数人或者在闭眼苦苦思索些什么,或者摆着某些架势正在修炼、打拳,还有某些人气息寂然,仿佛已陷入了长眠。

    当王宗超到来时,只有少数人目光睁开,略带惊讶地朝他打量一番,随即又重新闭上双眼,继续沉浸于个人世界。

    “原来不是‘胃部’,而是‘肺部’,而这些人都是人仙或者准人仙,那些石人也并非石雕,而是死去的人仙躯体石化……”

    正当王宗超观望间,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传来:“他们都是肉身寿元将尽,到此寻求突破的修士、将士,倘若不能突破,也可在此长眠,借地脉灵气将身躯化作不腐不蠹之金石,保住一息长存,以待来日!”

    王宗超举目看去,只见一名身材矮小,却双臂颀长,背挺胸拔的老者正朝他走来,一字一句,气息长啸而出,将声音聚成一条直线,笔直而来,凝而不散,只传入王宗超耳中,却不惊扰他人。他步伐看似不快,却偏偏声落人至,转眼间就来到王宗超面前,不过却来得并无丝毫咄咄逼人之感。在王宗超眼中,对方仿佛山中一头老白猿,吞云吐雾,食松饮露,深山结庐,出尘离俗,朝游东海,夜宿南山。

    “道友想来就是新来的王少宗傅了?老朽钟垣,亦任少宗傅多年。此间不讲究世间繁文缛节,故道友初来,并无接风洗尘之宴,也无谓杀威棒或排资论辈之类,道友亦无需太过拘束。”老者语气平缓地自我介绍,听起来似乎丝毫不以彼此的“少宗傅”身份为异,就像一名多年的看门老头与新上任的门房叙话。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彼岸之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仙人消失之后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仙琐录 神话之后 叩问仙道 武圣! 玄鉴仙族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剑来 九阴九阳 为龙之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中州录 彼岸之主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神话之后 逆仙 玄鉴仙族 大夏文圣 不朽凡人 武圣! 过河卒 原来我是道祖 志怪书 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