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忧子(第 2/4 页)

    一刻钟后,当王宗超松开双手,一忧子已能稳稳屹立地面,神情惊诧莫名,百感交集。蜂魅在旁目睹奇迹发生,已是喜极而泣。

    一忧子先是深深吐纳,确认自己不但已行走自如,而且功力还恢复到三成程度,然后向王宗超深深躬身行礼:“承蒙救治,恩同再造,不知兄……恩公何故出手救我这个罪孽深重之人?”

    这些天来,一忧子一直饱受**精神两重折磨,除了躯体残废,由一位旷世高手变成生活无法自理的废人之外,他还因自己在血战元始天魔之役强纳天地之力,招出“天惊地动”前三式,从而导致天地元气失衡,天灾频起致无数无辜百姓遇难而深感自责,委实称得上生不如死。

    “阁下一代宗师,自当保有宗师的一份尊严。我只是举手之劳,不必挂怀。”王宗超拱手还礼,淡然笑道:“至于阁下所说‘罪孽’,我也略有耳闻,不知阁下可曾为此后悔?”

    一忧子皱眉深思,在当时的情况下,不用“天惊地动”,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元始天魔杀尽所有人,篡夺皇位,魔临天下,到时候天下动乱,死伤将数以百万计。相比之下“天惊地动”前后只造成二十多万死伤,两取其轻,即使现在让他选择,他仍然不得不动用“天惊地动”。所以他只能一声苦叹:“我实已……别无选择!”

    王宗超心知此人性情优柔,单看他为一薄情女子而蹉跎半生就可得知。“天惊地动”给他造成的心结自然不可能说解就解,但是这种心态却可以利用一下,于是他开口说道:“既然并不后悔,何不坦然承当下来?我辈武人行走江湖,岂能不身负罪孽,一味自责,又于事何益?倒还不如尽力做些实事弥补。之前种种不测皆由‘天惊地动’缺陷而致,你何不尽力弥补缺陷,传承下去,也可令广成仙派历代弟子少造一些不得已的杀孽。”

    一忧子原本黯淡的眼神突然一亮,王宗超的话不能让他从自责情绪中解脱出来,但却让他转移了注意力,找到一种赎罪的方式。其实“天惊地动”这种准神级武学改良又谈何容易,一忧子就算穷尽一生精力也未必能够成功,但他已经暗下决心,此后必定为此殚精竭虑,终生不渝。

    王宗超点头道:“若要改良‘天惊地动’,我倒有个想法:强纳九天之气入人体,等如海水倒灌江河,必定江河决堤,水患成灾;但若反其道而行之,疏导江河之水入汪洋,则波澜不生,无患无灾。‘天惊地动’用于攻可谓无坚不摧,却伤人害己,但若化攻为守,岂不可永立不败之地?”

    一句话刚刚令一忧子灵光闪现,如梦方醒,王宗超已经对他的说法作出直接的演绎,只见他挥手划出数道来去的剑气,转眼间在地面布下一个共有六十四格,排列分布间暗合玄机,类似龟壳纹理的阵图。

    王宗超继续道:“此为一龟壳之上的天然纹理,暗合天地大道,有人从中参悟出一套武功,名为‘无求易诀’,能将强敌之力尽数化归自然,又能借取天地自然之势,其诀要为:

    有物混成天地生,道法自然反之动。?

    雪涌自化转乾坤,虚怀若谷无崖岸。

    大成若缺盈若冲,万物成一气自化。?

    怒涛拍岸?,易转化物……”

    王宗超也不藏私,立即将“无求易诀”的口诀要旨,从头到尾详细解释了一番。

    一忧子看到王宗超刻下的阵图已是吃惊,听闻王宗超所说要诀之后,更是惊异难言,“无求易诀”这套功法启发自风云世界的龙龟龟壳,其哲学理念则是《道德经》。而天子一世界还没有《道德经》著成,武学发展也才刚刚脱离了蛮荒时代,最重以力降力,虽然也有一些借力化力、借力打力的技巧,但却还没有形成类似“无求易诀”系统理论。如今一忧子听来,顿时觉得王宗超所说的这套功法高妙无比,别开生面,发人深省,让他在武道与仙道上都获益匪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五仙门 叩问仙道 玄鉴仙族 过河卒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武圣! 魔门败类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为龙之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逆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卧虎藏龙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不朽凡人 大夏文圣 志怪书 阵问长生 仙父 神话之后 仙逆 山河志异 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