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五十二章 神启之战(第 1/4 页)

    那是一片名为神启的大陆,传说中,人族的先祖在丛林中茹毛饮血,与兽为伍,过着浑噩野蛮,朝不保夕的生活,承受种种苦难。

    终于,至高天神降下了伟大的先知,他为西大陆一个小蛮荒部落送去了至高神赋予的三件礼物:智慧、力量以及信仰,使得部落从此强盛,上下一心,降服万兽,不断征服扩大自己的地盘,这个部落,便自称为神族。

    几乎也就是在同一年,东大陆有圣贤自天外而来,于蛮荒世界传下道统,既有刀耕火种、教化治国之理;亦有征战杀伐、强身练武之法;以及呼风唤雨、斡旋造化之道;一道三分,各有传人:后人各尊称为启帝、力将、道师。三名传人或为帝,或为将,或为辅国仙师,一并打下了偌大基业,他们所立的国度称为启国,其族裔则称启族。

    神族、启族各得神恩、道统的该年,后世被称为神启元年!

    神启大陆虽幅员辽阔无比,但宜耕宜牧宜居的平原却只是少数,其余都是些密林、沼泽、荒漠、冰原、峻山、裂渊甚至形容不出所以然的生人禁足之地,栖息着亿万种诡异莫测生灵,其中许多还有着各自的语言甚至文明。故自神启元年起,两大族虽各自迅猛发展壮大,但能够发展的地盘却有限得很,短短二十余年间就已将势力扩展到对方的地盘上,并于神启二十二年爆发激烈的碰撞交锋!

    两族的理念与行事大相径庭,启族征战四方,乃以仁德教化为主,刀兵仙术为辅,令异族降服,自愿归降结盟。而神族却是异常赤诚狂热,在他们眼中,若非信众,则为妖魔,凡是不信他们的神或者信而不诚者,动辄举族杀灭或永贬为奴。所以双方虽无宿怨,但一遭接触,就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之局。

    战端初启,启国所统御民众人数虽十倍于人族,但内部却山头林立,远不如神族上下一心,一切皆遵神殿所传神谕行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所以启国虽然人多,却像一盘散沙一般,在神族兵锋面前屡战屡败,连连损兵失地,降敌为奴者甚众。

    再加上启国虽有许多武功、仙术流传,但修行全凭个人,既看资质,也需时日。而神族却自有先知所传的“神纹构装”,乃以兽血、草药混合独特矿物,通过某种祭神仪式炼制“圣液”,以此在自身蚀绘出种种纹理,构造独特的“神力回路”,即可以燃烧生命力为代价发挥出种种异能,几乎人人皆有,威力尤胜过绝大多数武技仙术,更令神族大军如虎添翼!

    生死存亡之际,启帝借外部压力厉兵秣马,鼎革弊政,将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重新整合为一个军政一体的帝国,又与力将、道师一并布局,诱敌深入,凭着天时地利,先是截流引水断神族大军后路,又在崇山密林间布下遁甲奇阵,将神族大军困于弥天大雾之中足足近两月。

    与此同时,趁着神族大本营空虚,力将率精锐勇士突袭神庙,一把火将神族视为神圣不可亵渎的圣地付之一炬。神族大军失了神庙神谕指引以及后援,顿时大乱,启帝与力将乘势反攻,将久困粮绝的神族大军一举歼灭。此战之后,神族如日中天的扩张之势终告被挫,双方基本奠定各自势力范围,暂时咽下仇恨,各自经营发展。

    凭着冥冥中的“天眷”,两族发展堪称一日千里,短短十年间便能有堪称跨时代式的翻天覆地蜕变……

    与此同时,超出这一方大陆的所有生灵的理解之外的道道神念在虚空之中穿梭来往,每一道神念若能直接降临这片大陆,都足以在瞬间将所有生灵都瞬间抹杀灭绝,不过他们却自觉地不去干涉任何事物,仅仅在默默关注这一方大陆的时局演变的同时暗自交流。

    “原来如此,这双方开局倒也平常无奇,一人中规正轨,仿上古炎黄部落开疆拓土之势;一人却明显是走神道至上,神驭万民之路。”

    “虽布局寻常,不过前者所点化棋灵栩栩如生,启帝雄才大略而又不失圣皇仁风、力将大勇无畏而又不失智谋、道师超凡脱俗而又心念苍生,皆活灵活现,也难怪弱势之下尤能力挽狂澜,不坠所仿华夏故土先贤之风。倒是那异域之辈急功近利,强行借神道将所属棋灵意志统御归一,虽看似万众一心,操纵起来也如驱指使臂般便捷如意,却已失了主见与灵性,只是一件件器具、一块块砖瓦,绝不会给人以什么额外惊喜,而且所祭之神未凝真灵便强行出击,也该受此挫。”

    “话虽如此,但此人所演神道也有些叫人看不透的奥妙,若是及早凝就真神,胜算不小!”

    “既有资格以‘天演棋枰’对弈,这两人的后招自非我等能够一眼看透,我等不妨静观其变,勿要妄下定论!”

    所谓“天演棋枰”,却是仙秦屈指可数的几位七劫造物主联手缔造的一件法宝,其中自行演化一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千世界,虽然蕴含的力量不算强大,但却灌注了数位造物主对天地造化的根本领悟与解读,具备无穷的奥妙与变化。在仙秦之中,有资格摆弄“天演棋枰”者,除了几位造物主之外,起码也需是一宗之主,或者同等境界者。

    这件法宝既能演化世界、衍生生灵,自身也相当于一个生命体,能够自行吞吐虚空灵气,每一个呼吸,就是一个昼夜,现世一个时辰,对于棋枰世界而言就是五年,而现世的一天,也就等同于棋枰世界的一甲子。

    棋枰世界自有种类纷繁的亿万生灵种族,以及包罗万象的无数环境、资源矿产等,几乎囊括了几位造物主所理解的一切事物与现象,乃至仅仅存在于推演观想中的事物与现象,又有森严无比的规则禁制,任何对弈者都无法将自身丝毫力量直接加诸棋枰世界,只能靠着神念影响控制其中的生灵,以它们为棋子进行对弈。

    转眼间,齐腾一与亚当已经对弈了一天有余,而也就在第二天,以双方各自经营、积蓄力量为主的局面终于出现了变化……

    神启七十二年,启国已定鼎半壁天下五十载,国势日盛一日,启帝励精图治,制刑律,设官吏、兴百学,置百业,每五年一移风易俗,每十年一鼎革立新,五十年间,已将疆域与人口拓展何止十倍,万众归心,皆称圣王。

    力将既统领启国全国兵马,亦为天下武者之师,数十年间集结天下将士武者,编撰《兵书》、《武典》,创十八般兵器,三十六兵策、七十二绝技、一百零八般战阵,既为万兵之祖,亦为万武之宗,所创兵法战阵与武学流派包罗万象,启国民众无论贵贱贫富,但凡勇、毅、智、力、体质、悟性等有一足取者,皆可择武而修,众人合力,又能取长补短,集结成阵,所向披靡,数十年间披荆斩棘,开山辟河,战天斗地,降服诸蛮、驯化荒兽无数,立下累累不世功勋。

    道师传道三千,竟以民间百学百业为基而传下仙道百宗,无论各学各理、各行各业,皆有对应的仙道可循,堪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于诸般玄理、功诀、法术之外,立炼丹、制器、符箓、阵法、术算、御灵六艺,后世称为仙道六艺,对后世影响弥足深远。

    神启七十二年间,启帝年岁已高,自知时日无多。而道师则在仙道百宗于民间奠定深厚根基之后,于二十年前与一众追随弟子遁入十万蛮山,一去渺渺。唯有力将武参造化,体魄心力尤在巅峰。启帝心忧神族这一心腹大患犹在,恐自己百年之后子孙受其荼毒,遂以力将为帅,自己亲临中军,御驾西征,讨伐神族!

    这一轮西征蓄势已久,将士甲坚兵锐,辎粮充沛,又配备了火轮战车与连环弩车等等新研发的杀器,军威比起五十年前仓促应战神族入侵之时何止强大百倍?只是一战之下,众人方知神族在五十年间也已是脱胎换骨,绝非吴下阿蒙!

    相比启国的百学争鸣,百业兴隆,时时革新易俗,神族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一神为尊模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事作风几乎没有半点变化,但他们的“神纹构装”相比以往已经发展完善到另一种匪夷所思的境界。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过河卒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五仙门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仙琐录 神话之后 叩问仙道 武圣! 仙人消失之后 玄鉴仙族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九阴九阳 剑来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逆仙 彼岸之主 身在洪荒争做道祖 中州录 原来我是道祖 为龙之道 凡徒 大夏文圣 我有一卷黄庭经 小狐妃,太凶萌 武圣!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