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易之武道(第 1/4 页)
。
看天色已经快到辰时,我放下扶苏的信,照例去荀子那里上课。说的通俗点不好吗?何必整天文绉绉摆深奥!
“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动的,阴阳之气互为其根,生生不息运转于无穷,二极化一,形成一个圆满和平衡。就如流水,健运不息。而我们就需要会变通,顺应天地变化之道,做人做事一定要圆,而越是有棱角的事物,越是会遇到阻滞。”荀子又转向我问道,“子雨,关于流水的所蕴含的道,如果变通到剑术之上,可以作何解?”
荀子怎么突然和我讨论起武学奥义了?蓦地脑海闪过无数武侠小说片段,什么六脉神剑什么独孤九剑……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虽然夸张,但其中很多武学理论还是有部分现实依据的。不过再夸张也没这个时空夸张,走到哪都会遇到异能。
我整理了下那一套套武侠小说的思路,答道:“抽刀断水水更流,流水生生不息,绝非任何力量所能断绝。若有人剑术能如流水一般,连绵不绝,万千变化于无形之中,必当无敌于天下。”
耳边又飘来张良一声轻笑。感觉他是来砸场子的不成!
荀子反问:“当真无敌于天下?”
我沉默,低下头等待授业解惑的姿态,这世界上的确没有天下无敌,再高的武功都有弱点吧。
荀子继续道:“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如果强行对抗,只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力,如果能抓住规律疏通,自然连绵不绝的天下无敌的剑术也不会伤害到你。如此说来是否还天下无敌呢?”
“师叔,妾身受教了。”
荀子虽不完全赞同我的言论,但脸上表情却是欣慰。
他命颜路抚琴,然后又道:“有形生于无形。形为质,气为用,气无形,又依靠质来运动,用之有形。琴声虽无形,但它的声音却通过一种无形的气在传播,如果你掌握了其波动的规律,自然而然会领悟琴声的质,琴声的形何尝不是如流水一般。”
荀子又命张良取来磬。磬的形状像曲尺,材质看起来是由玉石制成,悬挂于一个架子上。张良递给又递给我小棍子,示意用于敲打。
荀子交代道:“子雨,子路的琴声不同于平常,融入了一定的内力,你试着敲磬,若能扰乱琴音,便可将他琴音击断。只是你自己也要小心,如果敲击不当,琴音受阻滞而内力外放,也会施压到你身上。”
张良含笑向颜路作揖道:“师兄,手下留情了。”颜路回应一笑点了点头。
荀子却责张良道:“玉不琢,不成器。此时留情,待遇到不留情之人,该如何应对?”
张良笑意敛起神色中多了份严肃,他看向我鼓励般地点了点头,向荀子做了个揖道:“师叔教诲的是。”
颜路虽然平日里不显山露水,但是从他对易经的领悟和所编写的剑谱可以看出他武学造诣深厚,几次他出手,无论是石子还是竹简,随手拿来便是武器,想必内力也是了得。自己的确要小心应付才是,虽然只是一次练习,但经历几次走火受伤和差点误伤别人我还是有点小小后怕,也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事。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