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0章 董卓的危机(第 1/3 页)
当董卓把王允的建议拿出来征询刘艾和田仪两人意见时,立即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
田仪不相信王允。他对董卓说:“主公,你了解王司徒的为人吗?”
董卓当然清楚王允的过去。他摸着自己浓密的胡须,沉吟不语。
王允出身官僚世家,他的祖上是光武皇帝的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王霸。王允就是王霸的六世孙。
和其他门阀世家的子弟一样,王允很早投身仕途。王允文武双全,学识不凡,同郡人郭林宗曾经誉之为王佐之才,但王允骨子里流淌着一股彪悍的血性,这大概和他出身北疆和祖上是武人有关。
王允为人秉直,脾气倔犟,谁都不怕。他十九岁任太原郡决曹掾的时候,小黄门赵津回老家晋阳省亲,贪横放恣,无所不为。王允大怒,瞒着太守刘瓆把他捕杀了。汉桓帝闻讯大为震怒,立即下旨把太守刘瓆杀了。
王允因为位卑权轻,无罪释放了。王允很内疚,为这位因自己而死的故主守丧了三年,然后才回家重返仕途。
如果换了别人,有了这次血的教训后,好歹要世故一些,圆滑一些,收敛一点,但王允还是那样张狂。
当时郡府里有个差缺,太守王球征募了一个叫路佛的儒士充任。这个路佛品行名声不好,王允觉得太守选人不当,于是犯颜劝谏。而且还固执己见,非要太守把他罢了。王球很生气,把王允关了起来,要教训他一下。
但这事随即被并州刺史邓盛知道了。邓盛和王阀关系深厚,本人又喜欢王允,所以他急忙写信给王球,把王允救了出来,还征辟他为别驾从事。
王允因为这件事身名大振,不但升了官,还连续被三公征辟。
有了这两个教训。而李翊为了北疆的稳定和发展,也正在刻意和王阀搞好关系。王允为了王阀的利益,势必要保住北疆,也就是说,他要帮李翊一把,这大概正是他积极配合和怂恿主公西迁长安的重要原因。”
“制衡之策对北疆的好处显而易见,而王阀也必将从中获得惊人的利益。王阀想在北疆获得的利益不是钱财,而是权势。如果他们仅仅为了钱财,早就可以像卫阀一样,直接参予屯田和盐铁经营了,但他们为什么一直隐忍不发?”
“另外,河东卫阀、范阀,这些人和关中、关西、关东的门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哪一个不想主公立即回到长安去?在这种情况下,王允和长安的一帮门阀官僚想要干什么,主公难道还猜不出来?”
董卓渐渐明白了。王允这是逼自己回长安,以帮助北疆实现制衡之策。北疆稳住了,发展了,实力强横了,才能横扫关中。那时,李翊无论是勤王还是除奸,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