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五章 势如破竹(第 2/3 页)
“是降是战,说句话!”小头目回头看了一眼,生怕武松不耐烦等,当下狐假虎威的对城上发出最后通牒。
“真、真是天兵吗?”城上传来一个怯怯的声音问道。
“还能有假!?”小头目冷笑道。
“大人莫怪,实在是恁的清州方言说得太好了,我们才担心有诈!”城上一个汉子伸头道,“我们都是本城的居民,不得已被逼上前线。但是手上没沾半点血债,还请大人明察!”
这小头目见对方还敢讨价还价,正待要骂,忽听背后传来一个声音道:“告诉他们。王师自会区别对待战兵和民壮,叫他们缴械投降,自动下城,莫要耽误时间!”
小头目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武松发话了,但还是很讨好的回过身来点头示意,然后照本宣科的把武松的话转换成清州方言。
城头上一阵犹豫。终还是依言投降,空着手排队从登城马道上下来,武松是个精细人,只从这些人的气质上,就断定他们没有说谎,当下略估了估这批民壮的数量,下令道:“叫辅兵第四营就地看守!其他人随我继续执行清扫任务!”
这一路走来,倒是没费多少工夫,只不过武松身边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饶是他早有准备,连两千多辅兵都全数带出来了,可眼下五营辅兵已留其四。他也不知前面是个甚么情况,剩下的人够不够坚持到最后完成任务?
其实,不光武松一个人心里没底,就是其他四个军,都和他面临的问题差不多。眼看这城里的溃兵好像抓不完一般,简直是越抓越多,扫完一伙又来一堆。这还是昨夜已经有不少人逃出城去之后的水准,不然的话,五支步军可能真要由战斗部队客串州衙牢子了。
就连城内都是这种情况,城外更是可想而知了。要知道经过半宿的动荡,逃走的人肯定比留下的人要多得多,所以即便此时已经日上三竿,城外的骑兵还是没有入城的迹象。倒是三军之主王伦,带着身边五百精骑,率先入城抵近指挥。
“史将军,辛苦了!”径至王城之下的王伦,见到了带兵等候在此的史文恭。
“元帅,真是太可惜了,竟叫李资谦这厮跑了!”史文恭面带惭色,不住叹息。
“擒贼先擒王么,这话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真理。不过现在,这厮已经不重要了!”王伦笑了笑,安抚着史文恭的情绪,“没了手底下这二十多万口吃军饷的货,他李资谦还有甚么本钱跟我军叫板?你昨晚在城中这么一闹,已是奇功一件了!君不见溃兵太多,就连我的亲军都放出去捉俘虏了?李资谦这厮,有他不多,没他不少。”
说来李资谦的出走和史文恭还真有因果的关系,要不是史文恭搅风搅雨,搞得城内草木皆兵,人人自危,李家军怎么会裹挟李资谦潜逃?如果李资谦不逃,只怕这空空如也的王城,眼下定有一场血战。
高丽人历来有两条保命绝招,一者“召唤老大术”,二者“坚壁清野计”。第一条就不说了,眼下正好就是老大要办他,他去招谁?而另一个老大自己都快扛不住要挂了,哪里有心情和精力管它?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