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孙元化的烦恼(第 4/4 页)
当然大明也是对朝鲜仁至义尽,倭国数十万攻朝,大明耗尽了国库,十年才将倭寇赶出去,朝鲜人至今感恩戴德,这也是几位皇上极为自豪,常常挂在嘴边的快事。
如今大明援助朝鲜夺回济州,明军水师却是将朝鲜水师置于险地不顾,独自逃回,可想而知朝鲜君臣的愤恨。
朝鲜君臣必会派遣使节到京师陛见,告发此事,追究其罪责。
朝廷如何,要是十余年前,自行象征性的处罚一下军将算了,但是如今不同,朝鲜对于大明极为紧要。
建奴虽说数年前迫和了朝鲜,给予了建奴些钱粮,但是没有派军协助建奴,尤其是没有让水军帮衬建奴。
如果此番一个处置不好,朝鲜完全倒向建奴,那么建奴就是如虎添翼。
孙元化脑补一下,如果建奴有朝鲜水师相助,京畿登莱各处沿海就可随时出没,大明北方必是烽烟四起,绝无幸理。
所以朝廷很可能会答应严惩逃跑的军将李弘,以安朝鲜君臣之心。
那么李弘是谁决定任命的,他孙元化,他任命李弘为署理登莱水师的,那他很可能受了此事牵连,退一步讲,内阁和天子没有惩处他,仅是朝野的非议他也受不了,最起码一个识人不明的风评他就受不起。
“此事千真万确,威海水师镇抚尚固提告李弘,告其临阵脱逃,丧军辱国,有负圣恩。”赵海明拱手正容道,“如今尚固和两个船头就在官署外。”
孙元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他估摸九成此事为真,好几个出首提告,那不是赵海明一忽悠就能来的,尤其是还有个镇抚。
如果不是确有其事,怕将来追责,自身难保,他们根本不可能如此作为。
“将他们传唤进来。”孙元化有气无力的吩咐道。
他不能不处置,否则,朝廷追究起来,他就有敷衍包庇的嫌疑,他当然不可能留给别人这个借口。
至于有没有人利用,呵呵,登莱巡抚是大明十几个巡抚之一,在治所可说是权限极大,眼馋的不要太少。
什么,如此艰险的地方有什么可争的,看不开人的多的是,当初他孙元化自己也是如此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