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地狼藉(第 1/3 页)
看看能不能大败建奴铁骑,就怕是不敢。
只要是能大败建奴,你甭管有多大的水分,都能算得上是明军的顶尖战力了。
登莱军虽说给建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最终还是全军覆没了,其他军兵谁还敢与建奴死拼。
宣大等处来的近万援军同北京畿一带的阿巴泰部就是相持不战,甚至眼看着阿巴泰攻城略地,没法子,实在没有野战的能力。
早几年的兵部尚书如今的宣大总督梁廷栋宁可自裁也不愿与建奴决战。
另一伙明军在当今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督军太监的指挥下也是围着建奴乱转。就是不出战。其实阿巴泰阿济格击败他们不成问题,但是伐明是为了损耗明国的国力,不是同明军决战的。
因此建奴大军没有极好的机会不会大举攻击明军,这几个谨慎过了头的明军统领也不会给建奴围攻的机会,就是一个守成,旁观着建奴大军抢无可抢,最后在后面欢送建奴大军离开京畿,北上返回辽东。
大明崇祯帝除了在京城坐困愁城外什么也做不了,建奴走后却是留给他数百万难民、数十座废墟、和数万军兵的伤亡。
崇祯帝简直是强忍悲痛和愤怒,为建奴所做所为擦屁股。而且还得胆战心惊的想着建奴什么时候还会如此再来一遭。
至于会不会来,此时满朝文武都晓得建奴肯定回来,只是两三年来一次,还是如上次一般四五年来一次。
崇祯追封张可大为南京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傅,荫子封爵,这是必须褒奖的,否则日后还有为朱家卖命的军将,不但要褒奖,还要重奖。
张可大的长子也被招入南京羽林卫,袭传南京张家的家名。
还有一些战死的军将也得到了褒奖。
而崇祯也排出了锦衣卫立即缉捕避战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宣大总督梁成栋。可惜两人自知必死,为了不牵连家人,都选择了服食大黄自尽了。
其实他们死的有些冤,因为他们晓得野战绝不会是建奴的敌手。只能避战保存实力,如果出战大败亏输,那么家族也得收到牵连,男的戍边,女的被送入教坊司,还不如避战自裁。朝廷也就不会追责了,最起码没有丧失大军吧,天子怎么也会给些有颜面。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