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第 2/2 页)
“那你说说,修路有什么好处?”
“有人说过,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畅,货物流通,经济才能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文化互相交流,方能昌盛,此皆为民生方面。”
“修建一条南北通畅的大路,还有军事上对犬戎的控扼效果。”
“昔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了两项规模巨大的军事工程,一为修筑长城,一为治直道。直道长达1500余里,秦始皇从云阳林光宫出发,三天三夜即可驰抵阴山脚下,出击匈奴。直道沿途一些关隘设施,控制着子午岭周围的交通网络,成为重要咽喉。西汉初,汉帝也对直道进行维护,并且利用秦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匈奴人也明白直道对他们的威胁,故进犯关中时,不从直道附近直接南下,而远远绕道六盘山。就是因为这条直道,使得匈奴人不能不有所顾虑。就是他们暂时控制了河南地,也不敢长期盘踞。”
“唐朝建都于长安后,取河南地,仍用直道联系北边诸军要镇。直道的作用仍显而易见。故而一直断续修建利用,至今仍保留部份。”
“燕地由于地理位置与草原相邻,自古以来,与犬戎人刀兵不休。现在燕王虽然收复草原,划分牧场,设立边城,但不可刀枪入库,高枕无忧。修建南北通路,从燕都提师北上,只用几天时间,再则于通路上设置关隘,犬戎必不敢再南下而牧马。”
“燕地欲仿秦直道,修一条连接昌平与草原的大路,无论是从经济上、文化上还是军事上都会有长远的意义。”
滕琰说完后,皇上又问:“秦始皇发十万众修直道,司马迁曾说固轻民力也,燕王妃如何看呢?”
滕琰心里在想,“今天是皇上是想考自己吗?”但表面上却不露声色,仍然恭敬地答:“秦始皇横扫六合,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居功甚伟。但为政过于残暴,二世而亡。燕王爷收复犬戎,功虽不比始皇帝,但特别注意与民休养生息。”
“修路的想法,王爷在三年前北伐犬戎时就有了,当时还临时修了部分九原到草原的路,以利行军和消息传送。之所以没有在三年前全面修建南北通路,正是因为燕地疲弱,百废等兴。”
“如今燕地政治清明,士民归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去岁云中、北宁屯田初见成效,各郡粮食丰收,仓禀丰足,南北贸易兴旺,商业税收较前多了一番,正可以兴建工程,促进燕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