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第 2/2 页)
看着邓钰高兴地离开了,滕琰进了外书房。
燕王的外书房就在他住的正殿旁,滕琰在内侍通报后走了进去,燕王并没有抬头看她,而是继续在一张大的地图上仔细看着,滕琰早就适应了燕王的工作习惯,她顺着燕王的目光看着地图,最后得出结论,燕王在规划连接草原和燕地的道路。
要修这样一条路还是滕琰的建议,但如何选线路还得由燕王确定,这条路不仅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还要有军事意义,如何在沿途设置军事要塞,情况有变时能扼住南北要道。
滕琰对于这样的军事问题并不通,所以她静静地坐下来,拿起放在一旁的公文看了起来。
午饭就在燕王这里吃的,燕王还是有些心不在焉,他心里想的都是那条路,直到申时,他突然对滕琰说:“公子,你看沿着这条山脉修路可好?”
燕王在一心工作时,时常把滕琰又叫成公子,就是在草原上也是如此,滕公子在燕王心目中的地位绝对是很重要的,滕琰对此并不在意,要说这一点她还多少有些对不起燕王,是她给燕王制造了并不存在的滕公子。
沿着燕王手指的方向,滕琰看出来了,在接近草原的丘陵地段,燕王选了一条两山相夹的通路,她问:“王爷想在这里修建关隘?”
果然燕王说:“新城是第一道防线,这里就是第二道,有备无患嘛。”
滕琰无法反驳,做为这个时代的人,他们根深蒂固地对草原的游牧民族有着非常高的警惕性,这也是历史形成的。她轻轻说:“新城那边不仅要把市场做好,让草原和燕地货物流通起来,更要注意文化的传播,让犬戎人融入中华衣冠的圈子里来。”
燕王赞成地点头,然后问:“你计算过修好这条路要花多少钱吗?”
滕琰确实做过一个大概的估算,但燕地现在的收入并不足够支持他们这个宏大的计划,她笑着说:“我们可以一段段地修建,用不上十年,肯定会完工的。”
燕王并不满意这样长的时间,他象是自言自语,又象是对滕琰说:“我一定很快就修好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