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第 2/2 页)
本来去东山郡的将领没有邓锋,燕王想放邓锋去吴地,顺便成亲,可邓锋一定要参加攻打东山郡,最后燕王也就听之任之了。
但这次并不是让邓锋做主帅,而是邓锋的父亲邓老侯爷。邓锋为副将。
当时滕琰对燕王这样安排还有些奇怪,他明明特别看重邓锋,怎么现在又要把原来弃之不用的邓老侯爷启用了呢?
这次到了东山郡,滕琰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燕王心情很好,肯给滕琰解释,“犬戎人,勇悍之至,非年青有锐气的将军不可,邓锋最适合不过。但攻城掠地,邓锋的经验又有些不足,公孙家又在此地经营几代,与犬戎人守燕都时的局面不同,恐怕得一两年才能攻下,邓老侯爷能稳住,不急不燥,要比邓锋合适得多。”
顺便还给滕琰讲一下,草原上三个边城的将领安排原因,东边的才凌,也是新封的侯,打仗异常勇猛,但人却少了点计谋,草原的东边就是山区,那里民风剽悍,他正好能压得住。将来必要时还能助攻打东山郡一臂之力。
新城的石风,为人最有大局观,综合能力最强,放在最重要的中心,既能守好新城,还能与东西两城互为倚靠。
至于最西边的由滕琰的二堂伯负责,是因为他守过多年的边关,还在山中困守一年多,熟悉草原的环境气候,为人又谨慎,想来不会误事。
“还有一点就是,”燕王笑笑说:“三个人中,只有滕将军没有封侯,当初攻打犬戎时,他手下的人还是有些弱,立功少。我现在也是给他个机会,将来晋地的战争一打起来,他那里首当其冲,立功容易。”
滕琰明白这也是对她的照顾,她不能封侯,她的父亲和兄长也不在军中,只有提拔二堂伯了,不管怎么说都是滕家的人。
“多谢燕王提携了。”
“你二堂伯也算得上是将才,况且是真的忠心耿耿,不愧在你祖父身边多年。将来战功真的够封侯,我也算是对你有个交待。”
滕琰也感慨,燕王是有功必赏的领导,自己得了不少的金银,已经很满意了,但就因为她不能封侯封官,燕王总还觉得亏待了自己,这样的上司她应该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