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 2/2 页)
这样大手笔的决策正是滕琰的短处,她不知道怎样判断进攻犬戎的最佳时机,但她很信服燕王的决策。燕王是个天生的军事家、谋略家,到了燕地后的几场大战,每一次都打得非常漂亮,完美的布局,恰当的时机、高昴的士气、辉煌的战果,这些都是吴军以极低的伤亡取得的。
最初滕琰以为这些战略是郑先生为主确定的,有了军营这一段时间的经历,才知道燕王才是真正拿主意的人。
燕王定下战略,自己只要帮着补充完善就可以了。滕琰惦记起一件事,“派去东山郡那边的人,不知是否与夷族联系上了?”
当初,公孙庆就是与犬戎一起打败夷族,把夷族赶入了大山。现在如果能联络上夷族,对付公孙庆就可以前后夹击。
“能联系上最好,就是联系不上,也不要紧。我打算把把新兵和老兵混编,留两万人在九原,震摄公孙庆,其余十万去打犬戎,怎么样?”
“王爷的雄才大略,我一向是佩服的,我可以留在九原,居中调节,保障军粮、武器调配。”滕琰觉得这样做是发挥自己的强项,平心而论,她和燕王比较互补,在一起搭班子配合很合适。
“公子到时候听我的安排就好了。”燕王笑而不答,却说:“这雪真大呀!我还是第一次见过这样大的雪!”
滕琰伸手去接落下的雪花,说:“在燕地,这样的雪算不上大雪,下得最大的雪能有半人高的积雪。”
燕王也学着用手去接落下的雪花,问“这场雪会不会下那么大?”
“现在看不会太大,但也说不好,总得等雪停了才知道。有一次下大雪,第二天出门时发现,屋门被雪堵住了,都推不开了。”滕琰两世为人都是北地人,雪是没少见过。
燕王有点不信,“那得多厚的雪才能把门堵住?”
滕琰解释说:“雪当然非常大,但也是因为刮起了大风,风把雪都吹到门前了,才把门堵住了。”
“那人怎么出来的?”燕王问。
“只好有人从窗子跳出去,把门前的雪扫了。”在开国公府有一次就是这样,滕琰当时可是第一个从窗子跳出去的人,当然她是想早点看雪景。“然后我们出去堆雪人,打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