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第 1/2 页)
原来是这两个人啊,滕琰想,那钱家的亲事一定是告吹了,自己白费了那么些功夫。
郭贵妃看滕琰没什么表情,停了一下又开了口,“以前皇上给燕王指婚时,燕王点了名要林小姐,这次指侧妃,皇上就把林小姐指给了燕王,燕王当天就让她侍了寝,倒是一直没理郭绮。”
既然郭贵妃想说,滕琰就听着。
“赵家原来就是世家,后来得了天下,成了皇族。向来最重礼教规矩,男儿也多出情种。皇上和燕王就是情根深种。”
滕琰奇怪地看着郭贵妃,要说燕王是情种,她勉强能接受,可皇上,后宫有名份的就有上百人,孩子有几十个,这样的人是情种,她怎么也不信。
就说郭贵妃吧,也算是皇上喜欢的人了,但也与其它宫妃一样,过了四十岁就不再侍寝,而皇上每年差不多都能新选几个年青漂亮的女孩。
郭贵妃接着讲给她听:“皇上一生唯一心爱的人就是皇后,当时还在潜邸时,没有人想到皇位最后能落到皇上身上,他不是长子。那时,他和皇后也像你们小夫妻一样,只自己过着甜蜜的小日子。”
“中原乱成一团,几个大家族的人一起逐鹿天下。皇上的长兄没了,皇上只得负起家族的重任。他在前面打仗,皇后在后院领着妾室、侍女们做军衣、军鞋****,鼓励军中的士气。一次好几天没睡觉,打瞌睡时一低头,粗针扎到了脸上,流了不少的血,就那样,皇后也没去歇一歇。”
“皇后没了,皇上有一年时间没招妃嫔,他是给皇后守妻孝,而且再也没打算立后。百年后,能和皇上同穴的只有皇后。”
原来这就是情种啊,就算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吧,滕琰好不容易管住自己没撇嘴。
郭贵妃接着说:“王妃知道皇上为什么让本宫统领后宫?”
滕琰以前想过这个问题,郭贵妃论才论貌都很一般,只是贤惠能容人,再加上她只有两个女儿,这应该就是答案了。
“贤妃、德妃跟皇上的时间都比我长,贤妃还深得先皇后喜爱,可皇上还是让本宫做了贵妃。一则是本宫没有儿子,不会参与到立储中去;二则是本宫大度,后宫中的妃嫔,本宫都能视为姐妹;三则是我郭家为江南大族,最早从龙立功,族中人才辈出,皆纯良忠君。”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