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第 1/2 页)
看着眼前的夫妻互动,滕琰心里刚刚燃起的火一下子熄灭了。她转过头来,看着向这边走过来的嘉和郡主,说:“嘉和,我们回去了。”
嘉和甩开了拉着她的女官,几步跑了过来,滕琰拉着她的小手从陆伯甫身边走了过去。
转天就是上元节,滕琰自然要同燕王去皇宫。这里风俗尤重上元节,京城内做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称火树。而且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称放灯。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加上正月十六一整天,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出游,赏灯散步,叫走百病。在走百病时,到各城门去摸门钉,在黑暗中摸索,一次便摸中者视为生子的吉兆。还有跑旱船、舞狮子等各类喜庆的活动。
最热闹的还是赏花灯、猜灯谜,以绢灯写诗词,画人物,藏头隐语,及诨语博大家一笑。或题谜书于灯,任人猜度。
滕琰进宫的路上就听外面熙熙攘攘,掀起轿帘的一角看去,人潮涌动,出来游玩的,做生意的,一片喜气。现在还是上午,就热闹成这样,还不知晚上会如何繁华。
滕琰叹息一声,自己是不能去观赏一番了。
不过宫里也是一番新的气象,御花园里甘露湖边挂满了各式的灯笼。宫灯、纱灯、吊灯、走马灯,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各种造型的。
天色一黑,无数盏的灯映着湖水,点点光影,不似人间,倒象是童话世界。皇上携燕王,走在前面,滕琰跟在郭贵妃等人的后面,一盏盏灯的看下去,不觉间升出今夕何夕的感觉。
一盏彩绘花鸟的圆灯笼吸引住了滕琰,还是在昌平逃难时渡过的那个上元节,城内的人怀着可能是最后一个节日的打算,有些疯狂地庆祝。
那一天,滕琰第一次象普通人家的女孩那样,与一家人到街头看灯。父亲给她买了这样一盏灯笼。当然无论是用料、做工还是绘画那一盏灯一定比眼前的差多了,可是她那时提着灯的心情是再也无法复制的。如今父亲他们会不会出门赏灯呢?
“你知道这灯笼是什么做的吗?”
陆伯甫站在几步外,伸手将那盏灯拿了下来,递给滕琰。
人群早已慢慢地分散开了,但不远处就有三三两两的宫人,只要声音大一些,就会有人听到。滕琰并不想接过那灯笼,但也不想嚷出来,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陆伯甫。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