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857章大作(第 2/3 页)

    比如说之前的何氏工物的最后出版工作,就是由国子监主持,刊印之后发于书商售卖,历朝皆是如此,不是大唐独创。

    很多用于给孩童开蒙的教材,以及有关四书五经的释义,新编,或是官府力主发行的文本,文坛巨擘的着述等等都由国子监刊行于世。

    差不多就是国家出版社,出版的都是正经的读物。

    其他不足以得到朝廷青眼的着述或是文章,则由书商们自行刊印发行,除非那些诽谤朝政,逆乱史册等等,被朝廷得知,必然会对相关人等予以严惩。

    不过从汉代开始,碍于印刷技术落后,抄写的工作量又太过巨大,所以制作了一种叫石经的东西。

    也就是让工匠们用一块石头把文字刻上去,任由人们自行拓印,于是解决了一些经典着述的快速传播问题。

    而大唐有了活字印刷术,基本上不用如此,可如果朝廷集中了很多文人,着作了一部煌煌巨着的话,那时石经便又能派上用场,因为那样更具有仪式感。

    国子监废除之后,秘书省会理所当然的接过了这个职能。

    从元贞四年年末,朝廷正式刊印何氏工物,并进行了一拨宣传,之后在活字印刷术,还有竹纸的出现,都对此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只元贞六年,国子监就刊发了三部着述,其中为首的就是盖文达所着的春秋释讲,随即便收入了国子监和长安书院,当做学生必读的讲义。

    这种操作是比较明目张胆的以权谋私之举,所以接着国子监又刊发了一部兵书,收录了一些隋唐名将们的着述。

    其中摆在前面的就是李靖所着的阴符机一卷,六军境三卷,王账经一卷,意图非常明显。

    文人们做起这样的事情来,总是给人一种欲拒还迎,遮遮掩掩,鬼鬼祟祟的感觉。

    当盖文达兄弟二人坏事之后,这些就都被翻了出来,成为了他们的罪状之一,盖文达的春秋释讲也被人批驳的体无完肤,随后便被移出了长安书院的教材目录。

    这种糟烂事在当世不算多见,后来就比较平常了,在这里不用多说。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星海王座 北齐怪谈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全唐诗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清要完 世子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