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817章上疏(二)(第 1/3 页)

    马周的上疏言之有物,而且做足了功夫,显示出了过人的才干。

    比之出身名门,一身贵族习气的长孙顺德叔侄,马周的做派就是那种出身平民,埋头做事,努力上进的典型。

    他对文院的架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很有超前的眼光。

    马周认为文院教授科目,门类太过宽泛,有些教授自恃才学,专教自己擅长的东西,喜欢卖弄学识,却对学生之长才一点也不关心,虽然名气很大,却算不得好的老师。

    书院招教授的时候,也以对方的名声为准,名声大的就厚待于人,名声小一些,想进书院便不可得。

    但那些才德俱佳之人,多数早已名显于世,哪里愿意去书院教书?

    如此一来,有些科目竟然找不到合适的教授。

    所以这方面应该得到朝廷的重视,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朝廷选材大政,若是这般随意,岂不憾哉?

    再有就是如今无论是长安书院,还是长安海事学院,或者是各地的其他书院,都是按照国子监的模式建立的。

    国子监以前是什么地方,大贵族云集之处,各个自小便有名师言传身教,入国子监并不是为了求学,而是想求一个进身之阶罢了。

    教授的那几门基础学科,他们早已熟读,根本不用国子监的教授来教。

    书院则不成,都是童子入学,即便不用在文院中开蒙,可大部分人对各类基础学科都没有正经的学习过。

    聚在一起听教授讲学,水平参差不齐,教授们也不怎在意,只愿意好好教授那些聪慧的,或者家世好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到了大讲之时,一些学生还没有学好基础学科,听的似懂非懂,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而其中一些本就有基础的学生,则在此期间脱颖而出,多为门户高峻的贵族子弟,于是傲视同侪,自诩聪明,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家学中早行了一步而已。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星海王座 北齐怪谈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全唐诗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清要完 世子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